第361节
第(2/3)节
就明白了,她撩开帘子顺着赵启坤的目光看去。
“在哪里?”柳氏不认识赵启坤那几个儿子,自然看不出个究竟。
赵启坤道:“刚才一晃就不见了。”
柳氏露出嫌弃的神情:“他们不是都在洮州吗?怎么可能来京城,恐怕路上用的盘缠都凑不到。”
说着看向不远处的茶楼:“那么大的茶楼,他能去得?”
“应该是不可能。”赵启坤道。
不过刚刚想到可能是赵学景,他心里还是欢喜的,这些日子他格外想那三个儿子,尤其柳氏几个堂兄弟揪着他衣襟威胁的时候,如果不是他年纪大了,岂能这样善罢甘休。
老大是个文弱书生根本无法与他们纠缠,自从那次之后,柳氏更加跋扈,动辄要挟他,竟让他在家中做起了仆人做的事儿。
他现在也只好忍耐,等到他考个前程,再和柳家好好算这笔账。
“你那几个儿子若是真有这个本事,你就不会沦落到快要讨饭了。”
赵启坤皱起眉头,就要争辩,柳氏早就没了耐性,挥了挥手:“还不快去买?咱们这次来京城是为了吊丧,若是能进冯府,就是你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你若是挂着这张丧气脸,干脆也别有什么思量,干脆与我和离,带着你大儿回去要饭吧!”
第468章 被抓
赵启坤无奈转身,不过很快他又回来看着柳氏,柳氏竖起眉毛:“做什么?”
赵启坤老脸一红,伸手道:“没银钱。”
柳氏刚与他成亲的时候,总会吩咐一个老仆跟着他,老仆手里就有钱袋子,从来不让他操心,可现在老仆没来侍奉,柳氏也不给他银钱。
柳氏冷冷地看着赵启坤:“我就说,到头来还不如街上那些乞讨的。”
赵启坤不敢与柳氏争辩,他就不明白了,之前柳氏看着也是个知书达理的妇人,怎么现在变得如此粗鄙不堪。
这口窝囊气,他只能硬头皮往下吞,他们父子俩带来的银钱全被学文拿出去放利了,眼下若是拿回来,只能要本钱,那可就损失太多了,赵启坤哪里能舍得?
大丈夫能屈能伸,等他有出头之日,柳氏就会跟杨氏一样,被他一脚踹开。
赵启坤拿了银钱又买了红豆糕回来,才知道柳氏等不及回到了租住的院子,赵启坤只得有追过去,进了门他就听柳氏在与人说话。
赵启坤忙进门行礼。
那人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却在柳氏族中辈分不小,这两年柳氏族中兴旺全都是因为他。
赵启坤进门立即倒了一杯茶递给柳帧,恭谨地唤了一声:“叔父。”
柳帧笑着点了点头。
两年前柳帧还是个小小的城门领,却只是为冯家做了份差事,就一路被拔擢,升迁到了京营中任职。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柳家就是如此,跟着柳帧走了冯家的路子。柳氏族中开始想方设法地谋求富贵,子弟们也用出了各种手段,比如柳氏嫁给赵启坤这样年纪大一些,但颇有才学的秀才,等到赵启坤考中之后,柳氏族中就有了科举入仕的姑爷。
柳氏族长的话说,这叫借鸡生蛋,资助一个老秀才是最简单的,更何况老秀才还带来了一个小秀才。
柳帧见到赵启坤先是皱了皱眉,然后叹气道:“文章写的不错,书也读的多,知县也与我常夸你。”
赵启坤正
要躬身感谢夸赞,柳帧却叹口气:“却怎么时运不济呢?每次要帮你一把,总会出些差错,这次又是……之前别人去冯家送香烛的都被收下了,我刚刚过去,却被拦了出来。”
柳氏忙道:“该不会冯家又出了什么事?”
柳帧道:“还能有什么事?必然与大公子的死有关,大公子这次领兵去洮州,被人暗中加害,国舅爷震怒,这个仇冯家是一定要报的。”
柳氏接着问:“什么人敢加害冯家大公子?”
柳帧道:“要么是洮州的那些人,要么就是……”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