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节
第(3/4)节
开口:“是姑母回来了吗?”
一开始这稚嫩的声音被压制住,不过很快旁边的内侍咳嗽一声,朝臣这才想起来他们还有一位皇帝在。
小皇帝看着这一张张熟悉的脸孔,大部分时间他就是坐着往下看,一切都由太师处置,因为那些事他委实听不明白。
可今天不一样,他听到了昌乐长公主的名字,那是他的姑母,他身边的内侍,常会与他说些故事,提到过他这位姑母,他从心底里觉得姑母很厉害,而且他还见过姑母的画像,姑母笑起来很亲切。
朝堂上安静下来,太师刚要开口说话,小皇帝动了动屁股,眼睛向太师身上扫了一眼,不敢深看,怕自己说错了什么,但……他依旧又张了嘴:“为什么要打姑母?”
这下大殿上更肃静起来。
“姑母不是为了大齐才嫁去吐蕃的吗?”小皇帝道。
没有人敢回答小皇帝的话,还是太师走出来道:“圣上,您忘记了昌乐长公主亡故了,现在洮州的这个,不知道是真是假。”
小皇帝想了想,然后向太师道:“太师为什么说不知道是真是假?”
太师刚想要说话,却又愣住停顿下来,小皇帝这话应该是无意的,却让人听起来一语双关。
如果能确定昌乐长公主死了,怎么会无法确定真假?
“因为昌乐长公主当年在吐蕃亡故,没有尸身送回大齐。”
这话从太师身后传来。
太师看过去,只见御史江瑜跨出一步,低声禀告:“我大齐为昌乐长公主修建的陵寝也仅仅就是衣冠冢而已,既然没有见尸身,又怎么能笃定地说公主亡故了?”
江瑜声音有些发颤,但他不是在害怕而是在激动。
“吐蕃赞普乌松节过世之后,我朝曾派使臣前往吐蕃迎接公主,但没能将公主接回,”江瑜接着道,“其中便有我的恩师,礼部侍郎袁维,我恩师也死在吐蕃乱军之中没能归齐,但恩师曾托一牧人送回消息说,迎接公主的使臣中有奸细,奸细泄露他们行
踪给吐蕃人,并将公主的孩儿当做质子,逼迫公主现身。”
“公主不再信任大齐的使臣,带着追随自己的余部前去营救孩子,我恩师带兵前往想要帮忙,却在半路上遇到截杀,恩师好不容易才将实情写下,让人送到我手中。”
太师看过去:“那你为何现在才说?”
江瑜声音艰涩:“我收到恩师手书的时候,朝廷收到消息,公主和出使吐蕃的官吏尽数被杀。”
“我不过握着一张手书又有何用?既然出使的人全都死了,又何来奸细一说?”
江瑜这些话,让朝堂上又是一阵议论。
国舅冯奉知带兵去了洮州,太后一党少了主事之人,但他们也嗅到了危险,纷纷出来反驳。
“只言片语,怎么能猜测出当时的情形?”户部侍郎道,“江御史当时不知晓真假,现在就能清楚了?”
江瑜摇头:“不,我早就知晓那手书是真的了,但我当然所托非人,一直被蒙在鼓里,也是最近才知晓实情。”
不等别人质疑,江瑜道:“我曾将手书拿给了一个人看,由他帮忙寻找真相。”
“那个人就是当年的洮州知州姜玮。”
姜玮这个名字,朝堂上的众人都熟悉,能从吐蕃人手中夺回洮州和岷州,都是这位姜知州的功劳。
江瑜托付姜玮帮忙也合情合理,毕竟洮州与吐蕃相邻,更容易打听到消息。
江瑜道:“姜玮与我说,昌乐长公主亡故,当年的事也寻不到人问清,让我不要再执迷于此事,但姜玮却一直留在洮州,甚至不肯升迁,他还曾在洮州划出一块土地给吐蕃的迁民,让他们建立寨子。”
说到这里,江瑜不禁一笑:“那你们猜一猜,昌乐长公主是不是突然出现在洮州的?不,她不是,她一直都在,她就在那寨子里,禁锢在其中,不曾向外踏出一步,为何会这样呢?因为她已经没用了,一个远嫁的公主在两个夫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