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14、第一百十四章

第(4/5)节
阳,请求下一步指示。

    另一头,远在青州的夏侯惇也初战告捷,因有荀攸这善于奇谋战略的鬼才,夏侯惇战力暴涨,顺着军师指点的主意来打袁绍长子袁谭所率之军,数次交锋之下,饶是袁绍的谋士田丰再厉害,也招架不住荀攸层出不穷的计策。

    田丰年纪大了,为战事心力憔悴,而荀攸年纪还请,思维敏捷。

    主将对比来说,袁谭有着继承自袁绍的疑心,自己性格因父亲宠爱幼子而有些自卑软弱,一方面没有主见依赖田丰,又一方面因为没能获胜而迁怒田丰,全然忘记了袁绍派他坐镇于此,目地不是为了进攻敌军,而是守好防线。

    而夏侯惇,对神人一样的荀攸敬佩非常,他自认从小就没有读好书,在有机会读书以后就沉迷学习,尤其是受到曹操那套劝学的言论所影响,对于聪明的读书人尊敬极了。

    荀攸出计策的时候,他虚心来听,时而提问,俨然是将军师当做师长在敬重,态度可谓是诚恳至极,别看这汉子三五大粗,还带着独眼眼罩,看上去怪唬人的,却是个细心的主儿。

    荀攸就很乐意指点夏侯惇,为他分析局势,引导他思考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多次都能成功将他说服。

    就连用将,荀攸也指点夏侯惇:“关羽与张飞都是刘备的大将,现在刘备正在来的路上,在他到来前,他们二人只能听从您的指挥,关羽性格傲,除此以外可以做统帅一军的大将,张飞性子粗野,能做先锋冲阵。”

    荀攸劝夏侯惇在在刘备回来之前先把关羽、张飞分开派遣到青州与幽州的边界,以免刘备回来以后,出现两个主将指挥将领的局面。

    因着这两人的配合默契,青州这边的战局数次取得胜利,荀攸激袁谭来攻,再成功防守,如同遛狗一样消耗着袁谭的粮草,不断磨他的兵卒,最大的胜利莫过于将袁谭的属下的一位大将给杀死。

    荀攸又为夏侯惇制定了如何诛杀袁绍派来协助袁谭的大将颜良的计划,还建议夏侯惇排出关羽去战。

    曹操这头,接受到了自己后方被人偷袭的消息,心头漏跳了一拍,总有些不安。袁绍就在此牵制着他的脚步,而曹仁已经去了南面防守,理智告诉他要多信任曹仁几分,将注意力集中在袁绍身上,心里却总担忧后方失守。

    “孙家子不好好在江东吴地那边偏安一偶,反而跑来招惹我,待我打下袁绍,第一时间就是率军南下进攻吴地!”

    曹操说得咬牙切齿,对偷袭他后边的孙策恨得牙痒痒,郭嘉见此宽慰曹操道:“孙家子武艺虽英勇,为人独断专横,却焦躁少谋,轻率无防备,容易因为粗心大意而失败,主公不必为此而担忧,那是个天生做武将的人,现在却做了英主做的事,智谋不配位,身边若无谋士劝阻得住他,他肯定不行。”

    郭嘉看人极准,又为曹操分析了如今江东的情况:“孙家看似统一了江东,实则根基不稳固,那边逃过去了那么多氏族,谁都不服气谁,他们只是暂时屈服于孙策的军队罢了,实则还是想要反抗孙家人。现在孙策率军离开,隐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就会联合起来攻打他的后方,到时候他渡江而来战线拉扯那么长,粮草供应不上,后方又出事,久攻不下曹仁将军,自己就会知难而退。”

    曹操欣慰道:“有了奉孝此言,我才能放心进攻袁绍,还在这次带了你来,全靠你在帮我,才能稳住现在的局势啊!”

    说完这句话,曹操摸了摸有些发痒的鼻子,连打了两个喷嚏。

    许昌,皇宫朝堂之中,孔融当朝禀告帝王与尚书令:“袁军势大,而许昌即将面临吴地来的敌人进攻,如今正是腹背受敌的时候,弄的不好整个治下都会陷入战火之中。曹司空被袁绍打的节节败退,现在都从黎阳推到了濮阳,再这么下去,袁绍真的就要攻打到许昌了。恳请陛下明鉴,此事应当与冀州牧袁绍讲和。”

    尚书令荀彧目光森冷,反驳孔融道:“主公与袁绍之军旗鼓相当,现在讲和,岂不是将陛下与天下拱手让给了冀州?”

    孔融
第(4/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