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2、第四十二章

第(3/8)节
太学学习的时候,军事课程的授业先生是段潁段将军,以及桥玄桥司空,他们注重学子们的实践,也是他们告诉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初学习的时候喊苦喊累,还想要偷懒,现在回忆起来,才知道那个时候先生们的教导有多么可贵。”

    卢植惊奇极了,像他这样在寒门野生生长的人才,并不清楚大汉最高学府是怎样教导学生的。他只知道,太学是学子们向往的求学圣地,哪里的藏书阁丰富,有数不尽的圣人之言等着学子们去专研。卢植也曾向往过太学,只可惜身份不够,只能凭空想象。

    “我曾走访游学过各地私学,印象中看到最好的私学就是颍川私学,接着就是荆州,那边隐居了不少名士,开办了不少私学,但就我所知,没有一个私学会为学子们开设实践课程,”卢植感慨道:“也难怪人们都道从太学毕业出来的学子比其他私学出来的学子要更优秀,接受的教育不同,眼界不同,自然比寒门出身的学子更有能力胜任要职,如果与你同一届毕业的学子都像你一样有广博的学识,大汉不愁后继无人。”

    曹操却觉得这是不合理的,如果人人都拥有可以学习到更多知识的机会该有多好。

    卢植出身寒门,亲生经历过寒门学子的求学有多么艰辛,他年轻时候为了拜大儒马融为师,走遍了各郡,经历了太多艰险与苦痛。

    对于寒门学子,他心生怜悯,从个人的行为上资助寒门学子上学,能帮扶一把是一把,没想到美名在乡郡之间传开了,反而成了他被举孝廉的机遇。

    卢植推辞做官,他本就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资助学子的,建宁年间,看到哀鸿遍野的民间,一身才华流落于荒野的卢植才下定决心要去做官,做为民谋福祉的好官!

    曹操与卢植一路上交谈下来,已是被他爽朗大气的性格所吸引,卢植比他大了十九岁,几乎是翻倍的年龄了,几十年来经历过的大小事情,将卢植磨砺成了刚毅稳重的性子,岁月在他的眼中沉淀出智慧的光芒,而他八尺二丈的身高,体形健硕,腰间佩剑的模样,充满了男子的力量之美。

    二十岁的少年人,正处于青春与成年的推荐期,曹操会逐渐经历世事,本能地寻求变大强大,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成熟大男子。

    真正的大男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少年人总爱思考这样的问题,曹操也不例外,他的男性思维在觉醒,他的慕强本能在苏醒,而卢植以实际榜样在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成熟大男子。

    一行人进入扬州地界时已经到了夏季,连绵的阴雨令人感觉到又闷又湿,卢植对曹操嘱咐道:“接下去将有第一场硬仗要打,你我分头行动,由我带少部分人正大光明地从九江郡入口进太守府,你带着其余的人,秘密前往村庄附近招募壮年男子,如果可以,尽可能招募到千人规模,对他们进行最基本的训练,一个月后,来九江太守府救我,与我汇合。”

    曹操惊道:“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还有人要暗害我们不成?”

    “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一时半会儿解释不清,我只能大致与你说道说道,”卢植时间不多,用了约半个时辰,为曹操讲解各地豪强地主的作态。

    一般地方官到达难搞的地方,需要与当地的豪门地主接触,接触的过程之中,也是双方试探的一个过程。

    卢植对曹操解释道:“第一步,他们会先给我个警告,算是下马威。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我便是洛阳派遣来的,天高皇帝远,他们在这里横行霸道惯了,必定要第一次见面就给我震慑,以期日后好拿捏住我。”

    曹操在太学里学了那么多,看了那么多的圣人典籍,从未有一个典籍告诉过他做官的潜规则。

    曹嵩语重心长地教导过他,可曹操听不进去,打心里就不信亲爹有什么能耐。

    后来接触了《厚黑学》教育,曹操才懂得了一些微妙的地方,可他到底接触的太少,实践不足,听卢植为他分析的时候,仿佛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点头如捣蒜,一脸渴望他再多说一些的模样。

  
第(3/8)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