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四十一章
第(5/7)节
曹节说得太有道理了,不仅仅是曹节想要将曹操调离现在这个时刻能盯住他与陛下的岗位,就连刘宏自己都有些后悔当初冲动将曹操招来宫内任职。
都说距离产生美,当他们之间朝夕相处的时候,原先的美好都将在现实中摧毁。
刘宏并没有曹操想象中那么高尚,曹操也没刘宏想象中那么傻。
曹操希望刘宏能做一个勤于政务的明君,刘宏则希望曹操能像小时候一样跟他一起玩耍,他们之间的观念,身份地位的落差也来越大。
刘宏道:“朕知道再这样下去,会与阿瞒越走越远,朕一直都知道,阿瞒想要做治世能臣,哪一个治世的能臣是待在帝王身边做陪玩的呢?”
最终,刘宏下令,迁曹操为骑督尉,率领三百骑兵随卢植前往扬州九江郡。
曹嵩听闻此事,喜不自胜,对曹操夸赞起了卢植的能耐:“那可是文武兼备的大才子,曾经是大儒马融的弟子,还与‘经神’郑玄是同门,论学识,可堪博通古今!阿瞒能跟着卢植去九江,那可是好差事,只要捞到一星半点功劳,回来就能升官了。”
在曹嵩看来,九江那地的蛮族哪有羌人厉害?那都是一群怂包!打一打就怕了。
跟着卢植这一趟过去,不仅没有性命之忧,还能捞到功劳,多好啊!
曹嵩的兴高采烈没有影响到曹操。
曹操本以为终于能够出去一展抱负,心情兴奋,对刘宏是又感激又愧疚。曹嵩雀跃的话却如同一盆凉水,一瞬间浇灭了他的热情,他失落地低下了头:“什么啊!原来这不是困难的事情,而是已经注定会赢的战役,那还派遣我去做什么?”
曹嵩眼睛瞪得老大,连连戳他额头:“你这傻小子,陛下在为你镀金呢,你看不懂吗?”
“原来父亲当官,是为了能够捞到好处,不是为了让百姓们吃饱饭?”曹操心头的火苗越烧越旺,这些日子以来的所见所闻打碎了他一直以来的美好幻想,让他心头拔凉拔凉。
尤其是这话还是从他敬重的父亲口中说出,就更加令他不能接受。
曹嵩愣了下,委婉道:“你想要造福百姓,得先学会迂回,为了让百姓们吃饱饭这种事情的前提是你要身居高位,你连最基本的权利都不能保证,怎么让人听你的话?怎么为百姓们做事?”
“父亲在强词夺理,”曹操捂住了耳朵,不高兴听曹嵩巧舌如簧的辩解。
曹嵩安静了下来,等儿子稍稍平静一些,语重心长说道:“当官为民这样天真的话,早在几年前就没人讲了。”
“是啊,做什么事情不需要求人,父亲从小就教育我当官的妙处,自己不需要到处求人,就有下属们办完差事的滋味可真美妙是不是?”曹操倾斜眼眸,讥讽道。
曹嵩无奈道:“阿瞒,你还不成熟,没有切实经历过那些事,不知道其中的两难与抉择。”
“是,我不成熟,所以我听从父亲的意见,抛弃了曹瞒这个用了二十年的名字,抛弃了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北部衙门,还有那群没了我就要家破人亡的穷苦老百姓!”曹操激动道:“我是什么都不懂,可您又教了我什么?您教会我写报告的时候欺瞒陛下,教会我视百姓苦难于不顾,教会我做个懦夫,改掉自己的名字,现在又教会了我不劳而获,捞功劳!”
这些日子积攒下来的负面情绪全部爆发,曹操的质问犹如一把刀子,血淋淋地插进曹嵩的胸口。
曹嵩揉了揉眉心,一向儒雅的他说话从来都是不带任何重口吻的,何况是对着从小就孝顺自己的儿子,就更加舍不得去责怪斥责。
曹操最怕的是什么?温情!
性烈如火,吃软不吃硬是他的本性,若有人以真心待他,他必还以十分。这些日子的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又何尝不是因刘宏真心待他所致?
即便刘宏在他人眼中是昏君,可他待曹操好,他还能骂刘宏是昏君吗?
曹嵩温声解释道:“做官需要的是巧妙,力争不得罪人的情况下升迁,如
第(5/7)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