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7、第十七章

第(3/4)节
:“近一个月,我都不会出家门。”

    曹节摇头,比了个手指:“至少半年。曹大鸿儒重伤于生死线上,未能下地,曹家一切事物由其儿子主持。”

    曹嵩迟疑询问:“是否太长了?”

    他半年不踏入官场,官场上还有他的人脉关系吗?下属们都转投别家了,其他人也会忘了他的存在,大鸿儒乃是文职,看似升迁,能参议政务了,实际权力却是少了。

    “不必心急,”曹节轻声细语:“王甫对你感激着呢,会帮你的。”

    曹嵩这才收敛了担忧的表情,他回忆起当初情急遇险之下王甫贪生怕死的反应,心中有些不悦:“那老宦官,贪生怕死得很。”

    “因为怕死,才更加想要补偿你的损失,”曹节摇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未到临头,焉知是福是祸?罢了,曹大鸿儒既然还未醒来,还是请令公子来一趟,迎接圣旨吧!”

    曹瞒练到一半,听闻仆人通报父亲在唤他,轻轻皱了皱眉:“又要做什么,爹可真能折腾,别又是要考校我典籍?”

    仆从恭谨答道:“是宫内来人,请大公子前去迎圣旨呢!”

    迎圣旨?

    什么样的圣旨他爹不能迎,要他去跑这一趟?

    曹瞒一头雾水,低头看了看自己汗流浃背的短衫,知道不能令宫中来使久等,忙回屋子里收拾收拾,匆匆跑到曹嵩屋外敲门。

    “进来。”

    待进入屋内,曹瞒便看见了立于床塌边,手持圣旨的曹节,这位宦官面善得很,当初在“曹嵩的故事”里就多次看到他多次帮助父亲。

    曹嵩吩咐道:“阿瞒,跪下,代替为父迎接圣旨。”

    尽管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老母鸡如曹嵩是不会伤害自家崽的,曹瞒深知这一点,因此并未犹豫就照着做了。

    曹瞒会这么做,全是因为曹嵩以往对他毫无顾忌的爱护,令他下意识地在外人面前多给父亲几分面子。

    曹节见状,满意点头,微笑道:“倒是个知趣的孩子。”

    不好奇,不多问,听话懂事,这样的知趣,足够让这个孩子在接下去的半年内保护好自己。

    被他这么一夸奖,曹瞒心里头就跟猫爪子在挠一样,这曹节,满脸都写着:我有故事。

    油然而生的好奇心,强烈的探索欲令曹瞒险些绷不住表情,他低垂着头双手捧过曹节递过来的圣旨,心里更加有一堆疑问想问他爹:好端端的怎么就升官了?大鸿儒又是做什么的,该不会又要父亲冲锋陷阵于对抗“党人”的前线了吧?宦官们究竟想要什么?

    曹瞒对手中的圣旨并无好奇,接过的时候手不抖,脸色也不激动,这样的宠辱不惊,令曹节高看了一眼。

    曹瞒对圣旨不以为然,毕竟圣旨长什么样,他在故事梦境里都看过、研究过了,并不感到稀奇,左右不过是宦官们誉抄的笔迹罢了。

    “替为父送一送曹常侍吧!”

    曹嵩绷着脸,再次吩咐道。

    曹瞒抬头,视线与曹嵩意味深长的目光接触,抿了抿唇,不知为何被戳中了笑点,突然就很想嘲笑他爹。

    你看你看,还口口声声说当官的妙处,当官就像是给自由的人套上枷锁,处处都受到限制!

    曹节转身欲往外走,曹瞒回头又以嘲笑的眼神瞥了一眼曹嵩,发现自家爹正瞪着自己,满脸都写着:你给我老实一点!

    曹瞒抖了抖肩,忙跟上了曹节,走到他身后。

    曹节刻意放慢步子,与他并肩而走,他并不看曹瞒,视线落在远方,声如春风和睦:“大公子还记得我是谁吗?”

    曹瞒扭头注视他白净清秀的侧脸,估计着这位曹常侍大约三十多岁的模样,他清脆答道:“您之前送了我一枚玉佩,我听您说过,祖父教导过您。”

    “我姓曹,”曹节温声道:“名也是曹大长秋取的,为节。是克制,有度之意。外人只以为大长秋是教导我的师长,却不知,宦官之间手把手的教导,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