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的另一本秘史(20)
第(3/9)节
后,如今的大可敦就是身为和亲公主的夏雪宜,因为是西域蛮族共主,土喇可汗还有大汗的别称,这也是完颜阿勒坦让其他部族出兵一道攻夏的法理基础。
父兄的无辜惨死让夏雪宜彻底放弃了充当夏朝与土喇之间和平桥梁的念想,进入了被复仇情绪支配心神的黑化状态,一心只想搞死夏朝的当今天子,她的堂兄夏武明,从六百一十年开始屡屡给夫君出谋划策,可是给夏朝的西域都护府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与麻烦。
夏武明对于襄王叔叔一家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地道,彼时土喇可汗并不是完颜阿勒坦,而是完颜阿勒坦的老子,一个脖颈都埋入黄土的糟老头,他就是想让堂妹嫁给一个糟老头去,关键是老可汗的正室原配还没有死呢,嫁过去也只会顶个五可敦的名分。
负责接亲的正是土喇六王子完颜阿勒坦,时年刚二十的土喇小王子是大可汗的幼子,一下子就被自己未来的小妈迷住了,赌近盗,奸近杀,决意得到夏雪宜的完颜阿勒坦就开始策划阴谋了。
杀父上位这种事情在农耕文明可谓是骇人听闻,但是在游牧文明中确实不值一提的事情,很多游牧民族的首领都是通过这种悖逆人伦的方式上位,比如说匈狗单于冒顿,鸣镝弑父都成典故了。
仓廪足而知礼节,炎黄文化中提倡的仁爱和孝道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物质丰富时才发展出来的。
游牧民族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条件极为艰苦。
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活一户牧民需要数千亩的牧场,而在中原农耕区只需要几亩地。
这种物质生产的极度匮乏使得部落和家庭为了生存不得不扩大草场面积,甚至不惜同室操戈。
在这样的背景下,父亲和兄弟成为了潜在的竞争对手,加上游牧民族素有「贵精壮、贱老弱」的丛林法则传统,为了争夺各种生存资源,弑父杀兄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夏雪宜当时已经做好了被年岁能当自己爷爷的老可汗淫辱的心理准备了,但进入帐篷的却是比她大不了几岁,而且颇为帅气有型的完颜阿勒坦,但她还是被吓到了,因为自己法理上的儿子的手上正提着她法理意义上丈夫的首级。
「按照我们草原的规矩,你现在是我的可敦了!」
将父亲的首级朝地上一丢,完颜阿勒坦掷地有声的用炎黄语说道。
完颜阿勒坦放在土喇中是个异类,他的炎黄化程度很深,是有文化的野蛮人。
他主导的政变不仅干死了自己的父亲,还将上面和下面的几个兄弟一道都给做了,同时还将一些与父亲兄弟有关联的土喇贵族也顺带清洗了一波,这下子再也没有谁有名义和他争夺可汗宝座了,将父亲的婚礼变成了自己的登基大典与娶妻仪式,整一个喂不熟的狼崽子!这种自灭满门的行为放在夏朝绝逼是动摇国本的事件,但在游牧民族底层看来却是新可汗好厉害的象征,跟新可汗混,杀进天狼山口,抢粮抢钱抢娘们,绝逼有前途。
夏朝只关心和亲,公主与谁和亲并不是太重要,这个理论也适用于土喇,只要是大汗就行,不管是哪个大汗,完颜阿勒坦掀起的土喇高层政变并没有波及到婚宴上该出席的夏朝礼部官员,但血色婚礼上的无情杀戮还是吓坏了这群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们。
可不能指望封建时代的上层社会男子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理念,完颜阿勒坦在灭了自己父兄后只是让夏雪宜做了他的大可敦,顺带接受了父亲与兄弟们的后宫,接下来的二十多年时光中他还纳了不少其他部族的贵女。
夏纪六百一十年的图特谷之战是夏朝与西蛮彻底撕破脸皮的标志,二十年的大和平环境彻底结束,急于向堂兄复仇的夏雪宜就对可汗丈夫提了一个名为「伐木」的战略思想。
作为炎黄大地上的中央王朝,夏朝的国力远远超过土喇,就像是一颗参天大树,想要砍倒一棵大树,不能使用蛮力一次性折断,而应该用斧头一点点砍伐,逐渐削弱树的主干,直到最终折断。
这个比喻用来形容对付强大
第(3/9)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