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19)

第(5/8)节
约为12.25平方公里,国都皇城区域的面积为20.25平方公里。

    位于山西境内的平遥古城作为另一个炎黄世界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封建时期县城,面积为2.25平方公里;明清时期的山西军事重镇大同府,面积约为4.7平方公里;明清时期的山西省治太原,面积约为10.2平方公里;明清北京的内城面积约为35.57平方公里,比此时空的永安内城要大上不少,但也在一个数量级上。

    可要将内城算上,两者就差不多大小了,永安的俯瞰是个同心正方形,内城是一个边长为十六里的正方形,面积就是64平方公里,和面积59.43平方公里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差不多。

    从城池规模可以看出两个炎黄世界的封建时期在生产力方面就是大哥与二哥的程度,谁也笑话不了谁,彼此彼此。

    只要一个方法有效那就不是蠢方法,狄长发选择了冒充出殡队伍成员的方式出城,封建时代的出殡下葬规矩就是不能拖到天亮,否则死者的灵魂就会被白天的阳气所伤,下葬是为数不多可以突破宵禁限制出城的理由。

    狄长发和他小姨戚惠香都换上了白色的孝服,同时还化妆了一番,宽大的白色孝帽将甥姨二人的容貌遮挡了不少,俊朗小生和美艳熟妇顿时消失不见了,加上低头装哭丧,不是特别亲近的人还真认不出来。

    王大铖偏偏就不属于一般人,在绣衣使当差的十五年间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狄长发和小姨戚惠香的身形根本瞒不过他!。

    把守城门的值夜兵丁一脸晦气的看着这支送丧队伍,封建时代是一个熟人社会,江陵县兵丁都是本地人,知道这户人家确实死了老爷,头七已过要去下葬,领头的白事知宾也是人精,奉上一小袋子铜钱给了守门军爷,守门军爷随意问了几句没有营养的话就放队伍出城了。

    宗族才是封建时代最小的单位,而不是家庭,这一支由沾亲带故之人组成的送葬队伍足有二百号人,混在队伍中间假哭丧的狄长发和戚惠香根本不起眼,至于戚兰馨,王昌明怀疑就在狄长发所抱着的竹篓中,竹篓里面放满了纸钱,为了迫真,狄长发时不时的将手伸进去抓一把朝天撒去,和身边的人一道干嚎。

    朝着守门的兵丁亮了一下绣衣使百户的腰牌,王昌明就缀在了送丧队伍的后面,刑侦经验告诉他狄长发和戚惠香一定会寻个机会脱离队伍,甚至于具体的地点他都猜到了,之前他率领部下从荆州府出发时并没有大张旗鼓,怕的就是打草惊蛇,快到江陵县城的时候没有走官道而是抄小路,恰好经过了位于江陵县城南十里处的乱葬岗,乱葬岗向北走上三四里有一大片树林。

    送丧队伍不可能走得快,在军事领域,一支队伍的行军速度上限取决于组织内的最慢者,送丧队伍中的最慢者就是抬棺者,抬棺材讲究一个四平八稳,棺材落地便会惊扰死者的灵魂,并导致其无法顺利投胎,进而影响到生者的安全。

    毕竟封建时代很迷信,人们普遍认为生者的能量完全无法与鬼魂相抗衡,一旦鬼魂受到惊扰,无论送葬队伍多么庞大,都不足以抵抗鬼魂对其的攻击,因此送葬过程中,不能让棺材中途落地也就成为了最重要的禁忌。

    但王昌明也没有自作聪明,万一目标来了一个反逻辑举动呢,就不远不近的跟在后面,目光时时刻刻锁在狄长发的身上,狄长发也是有意思,刻意放缓了自己的脚步,一点一点将自己挪腾到了队伍的尾巴上,最后趁着天未明和众人的忽视,运起轻功和小姨一道钻进了王昌明预想的那片树林中。

    这就是第二幕,出城!。

    狄长发绝对是王昌明平生所见最淫之人,他在不声不响脱离队伍后最该做的事情就是有多远便跑多远,而不是想着去做那种事,将盛满白色纸钱的竹篓中放在地上,然后从里面掏出了一个带盖和背带的木桶,取下盖子后他从里面拉出了一名眼睛被布条蒙住,嘴中衔着钳口球,胴体被密密麻麻细绳束缚的穿靴女子,正是他的母亲戚兰馨。隔着将近三十米的距离,王昌明根本听不清狄长发的
第(5/8)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