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殇】(12)
第(3/9)节
转,她又提到了母亲,「哎,前几天我还见你妈了,啧啧,那样子,感觉跟十几年前一样,没啥变化。」
我说:「我妈都四十多了,也老了。」「那不一样,这也不知道你妈平时是咋保养的。年轻的时候就漂亮,天生丽质。我跟你说啊,你不知道,我们那会儿刚去学校上班的时候,说你妈是当时的校花啊都不为过,哈哈哈哈……」她说完就自顾自的笑了起来。
我看着她侃侃而谈的样子,心想怪不得能办起来这规模不小的辅导班,这张嘴能说会道的,我俩胡侃了半天也没提到正事。期间她询问我在哪上大学,有没有交女朋友,打算啥时候结婚,问的我一脑门子汗,确实不敢恭维。不过,看她这热情的态度,与母亲的关系应该非常地好。最后,在聊了近一个小时后,她可能有些口干舌燥,端起办公桌上的茶杯豪饮了一大口,才说起我来此代课的事。
其实也不难,就是教初一初二的课程,数学语文随我挑,一周上五天课休息两天,一天八个小时的课程,分上下午,中午休息两个半小时。向我讲完课程安排后,她问我咋样,能不能接受,我说可以。
然后她又说薪资的事,她说按正式工老师的标准,一个月5500块,我点点头,这是因为母亲的关系,不然一般的临时兼职拿不到这个数。
谈好后,她从抽屉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入职合同,我大致看了一遍,与其刚讲的差不多,就签了字,前两天跟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一下如何讲授,两天后正式上课。
可能是第一次教学生,站在讲台上确实有些紧张与局促,知识点对于我来说倒没啥难的,就是讲话有点磕巴,看着台下几十双望来的眼睛,自己成为聚焦点,难免的有些不适应。
第一天课上完,祁阿姨就主动找我谈话,告诉我刚开始上课的老师一般都这样,往后慢慢习惯熟悉就好了,每天下完课回家,可以花点时间备一下第二天的课,这样讲起来更流畅。她的语气很柔和,就是一个长辈对待晚辈的那种谆谆教诲。
她也不愧是几十年的老教师,三言两语间就说出了我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出了几条不错的建议。我连连点头称是,并暗记于心。最后她笑着问我:「咋样,是不是这当老师也没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我点点头,想起了曾经教过我的老师,想起了身为老师的母亲,想起了他们那在讲台上云淡风轻滔滔不绝的样子,深入浅出清晰无误的讲解。
似乎那些我们曾经轻视且不以为意的事儿,亲自做起来也没想象中的容易。何况,我教的还是初中阶段的课外辅导班,学生也不算太多,而母亲带的是每个班五六十人的高中,其中不易可想而知。
她看着我若有所思的样子,哈哈一笑,说道:「这下明白我和你妈,这老师工作多不容易了吧。」
时间又长又短,有时感觉很漫长,如度日如年。有时又感觉短的看不见,如白驹过隙。而忙碌起来的我就是第二种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每天除了上课和回家后的备课,就是在电脑上和顾诗蕊聊上一聊。刚开始母亲会教导我如何备课,划重点,讲知识点,传授教学方式方法。这是一个二十多年老教师的宝贵经验,真是不可多得。
听着母亲系统的有条不紊的讲述,我竟生出一种幸运感,多亏家中有母亲这么一个资深教师手把手教导,这使我仅仅用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熟练掌握了如何高效有效的教学。
之后我就独自上课备课,慢慢的进入状态,融会贯通,我讲的越来越起劲儿,学生也听得越来越好。祁阿姨说看我在讲台上胸有成竹的样子,和慢条斯理,有秩有序的讲解分析,有母亲当年在讲台上风范和影子。
七月,就这么在恍然间,即将达到尾声。八月马上迎头到来。
七月末,距离八月还有两天的时候,顾诗蕊来本市找我玩。这是我们早在两个星期前就商量好的。为期一周,为此我还专门调了课,牺牲每周的休息的那两天,加班上课,把一周空余时间挤了出来。
第(3/9)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