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二十四章 臣不知罪

第(2/3)节


    两国和平契约他有亲眼查阅,其中确实有一条是提到杨武为“和平大使”的协议,是蛮族人要求加上去的,不料现在却成了杨武反制他的理由。

    “皇上,杨武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臣以为他自恃功高,蔑视皇威,理应废除实力,关押天牢,让他在牢中渡过余生。”有一文臣站了出来说道。

    此人正是三品文官纪蒙,同时也是宋理睿最得力的学生之一,年仅四十一,有望在未来五年之内,成为六部之一,也被喻为宋相的接班人之一。

    现在,纪蒙是吏部副部之一,朝廷内有不少的官帽都要过他这一关,权威比不上正吏部,可也不容小觑。

    他直接向皇上进言,就举起了鲜明的立场,与杨武是注定不合,很多时候他的意思,就代表了宋相的一部份意思。

    随着纪蒙站出来之后,便陆续有几名文官也立即站了出来弹劾杨武。

    “杨武虽有功劳,可那都是仰仗天威,方可以立得军功,臣以为将他当场斩杀,以儆效尤。”

    “不错,和平契约虽是杨武签定,可是他不过我朝臣子,代表不了我朝国运,斩了他不伤大雅,何况蛮族也不会知道。”

    “我觉得这样对待有功之臣不太好,将他囚禁起来,打断他四肢就好了。”

    ……

    这些文官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可是骨子里却是充满了狠辣的手段和心思。

    杨武侧脸去看着那些人,脸上尽是玩味之色,他等他们说完之后反问:“你们有上过战场杀过蛮子吗?你可知道多少边关战士在流泪流血,才换来的这一方和平,在第一次大战之时,若是没有我杨武,边关又岂会取得大捷,第二次蛮族前来议和,已经包围了我军十几万战士,连天境强者都出现了,只待一声令下,我军将会全军覆没,不会有任何活口,要不是我杨武深入蛮族与蛮族族长好好聊了一番,他们大军已经长驱杀入王城,这里哪还有你们说话份儿,真是不知所谓。”

    在右边的武官明白所说的心酸,当即有武官赞同道:“皇上,镇护将军说得不错,蛮族势大,我军虽不惧,可真要打起来,还是会死伤很多人,臣以为镇护将军功抵过,就算了吧。”

    “臣以为,贬杨武将军为偏将以示惩戒就好,不然会寒了众战士的心。”又有武官说。

    文武官所站的立场不同,对待杨武的问题也各有不同,左右的人马便纷纷对恃了起来。

    文官主张重罚杨武,武官主张轻罚杨武,大殿内热闹非凡。

    “够了,都给我住嘴。”皇上不满地斥喝说,当所有人都安排下来之后,他便向宋相和罗公明说:“宋相,罗将军,你们俩说该怎么处置杨武?”

    “杀之!”宋相只是平淡地回了两个字,这两字中却是透着浓浓的杀机。

    罗公明则是说:“杨武立军功该赏,抗旨不遵该惩,功不抵过。”

    他这话说等于不说,其实还是没表明白杨武该杀还是不该杀。

    皇上十分郁闷,照以往他想也不想便下令将杨武斩之,杨武实在是太可恶了,居然拿契约威胁他,让他想杀不能杀。

    此时,殿外便有声音响起:“皇上,福安王求见。”

    通常早朝,同姓王是不需要参与,他们也没有任何决策的能力,如今天福安王突然求见,让人觉得耐人寻味。

    皇上犹豫了一下应:“宣!”

    很快,福安王便走了进来,下跪高呼:“万岁。”

    “皇弟起身,不知你此番求见所为何事?”皇上问,其实他心中已经想到必然与杨武有关。

    “臣弟,恳请皇上恕杨武无罪。”福安王贵在地上说道。

    福安王这话瞬间使得在场的人都为之一惊,谁不知道杨家为何被抄,正是眼前的福安王所为,他当初可是先斩后凑,连皇上都没收到风声,直至杨家人都被抓起来之后他才收到这个消息,若是他得到的消息再慢一步,只怕杨家已经无一活口,现在福安王来求放过杨武,简直是让人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