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74节

第(2/3)节


    “皇上?”

    黄子澄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微微点头,笑道:“自当如此。”

    黄子澄赞同道:“若如此,臣没有异议。”

    朱允炆眉头一皱,说道:“江西困难,朕是知道的,底下有人骂朕,朕也是知道的。但没办法,为了大明社稷,为了大明盛世,朕不能不推国策!”

    “皇上在担忧江西不稳?”

    解缙敏锐地感觉到了什么,轻声问道。

    黄子澄、夏元吉听闻之后,都吃惊地看向朱允炆。

    若是解缙揣测没错的话,那皇上必然会采取其他的措施,而不止是,换布政使那么简单。

    朱允炆凝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士绅未必肯轻易割肉啊。”

    解缙等人嘴角有些苦涩,确实没错,只有人希望将别人口袋里的钱拿走,没人希望别人拿走自己口袋里的钱。

    “皇上,安全局刘长阁求见。”

    双喜连忙通报。

    “哦?让他进来。”

    朱允炆说道。

    刘长阁疾步而入,行礼之后,凝重地说道:“皇上,江西饶州安全局分部快报,饶州富绅暗中纠结乡党,意图抵抗国策,牵涉其中者,多达三百余人。”

    “呵呵,好啊!”

    朱允炆怒极而笑。

    解缙、黄子澄与夏元吉也吃了一惊。

    难道说,江西这群士绅还想造反不成?

    “传茹瑺、刘儁、徐辉祖、朱棣、宋晟!”

    朱允炆厉声说道。

    双喜答应一声,匆匆离去。

    解缙接过刘长阁手中的奏报,紧锁眉头。

    若真如此,此事不能等闲视之。

    国策虽然触及了士绅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在保护士绅利益,毕竟朝廷没有禁止土地买卖,只不过是增加了门槛、约束,让土地买卖更为公平。

    只要这些士绅愿意平等买卖,他们的田产依旧会增长,只不过赋税还是要缴纳的。

    纵然如此,他们依旧有利,总不至于抵抗国策,甚至造反吧?

    只凭着他们手下的地痞无赖,就敢和朝廷对抗?

    不说动用朝廷大军,就当地都司下属的卫所,也足以将他们踏平。

    这些人怎么想的?

    朝廷只是想从他们身上割块肉,可他们硬是把脖子伸过来,这要一刀下去,就不止是一块肉的问题了……

    第九十五章 朱允炆的瞒天过海

    谨身殿,一股肃杀之气弥散开来,宫门外的太监宫女,连走路都极为小心,生怕发出声响。

    徐辉祖怒目而视,高声说道:“皇上,江西士绅竟敢如此,臣请大军,兵发饶州!”

    茹瑺皱眉,反对道:“安全局所探,只不过是迹象而已,并无造反之事,冒然动用大军,不仅劳民伤财,且不利国策施行。微臣认为,只需要差令江西都司威慑地方,便可不战为胜之。”

    “茹大人,迹象二字还不足以证明其有反意吗?不若等他们纠集数千人,摇旗呐喊,公然反叛,再动大军戡乱,你意下如何?”

    朱棣厉声说道。

    茹瑺面色一沉,却没有反驳。

    朱棣不仅是亲王,还是大明为数不多久经战场的主帅。

    他的话,分量很重。

    朱棣看向朱允炆,肃然道:“皇上,江西乃是税赋重地,不可大乱。既然士绅想要对抗朝廷,那就应由大军前去征讨,臣愿率一千军士前往饶州,推国策于乡野。”

    茹瑺郁闷至极,暗暗叹息。

    就算是地方上有点动静,也不至于你朱棣亲自前往吧?

    再说了,人家还没打砸抢烧呢,你这就带人过去了,那是杀,还是不杀?

    一旦大开杀戒,还谈论什么盛世?

    盛世不就是吃饱喝足,不轻易掉脑袋吗?

    但没办法,兵部现在还盖不住五军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