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2章

第(1/2)节
    欧冶子一边打铁,一边看向天幕。

    他也想看看曲辕犁这种东西,是否需要用到他们手底下正在锻造的“钢铁”呢?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曲辕犁,起源于耒、耜。这两样,都是原始的翻土农具,传说是神农氏“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而来。】

    无垠的碧空之中,那流转着璀璨光华的巨大天幕上,显露出两个巨大的文字。

    lěi si

    耒耜

    这两个文字,倒是很好辨认。至于它们上面的那几个符号,就有点难以理解了。

    某些时空里,秦始皇发现这些符号,很像是之前在观看“火药”视频里出现过的。

    但又与那些符号,并不完全相似。

    除了这两个文字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符号之外,光幕里还出现一张简单的图纸。

    上面便绘制着“耒耜”。

    这种工具非常简单,同时也配备了一小段的动画说明,上面正是一个农人正在使用耒耜。

    只听天音朗朗,同步说明着——

    【事实上,最开始的“耒”,只是一根尖头的木棒。在“耒”的下方,装上一根用作踏脚的短棒,就成为了“耜”。】

    耒、耜,这农具再简单不过。

    使用的时候,先把“耒”的尖头部分插到土壤里面去,然后用脚踩着下方的横梁——也就是“耜”,将木棍深入土壤,随后将其翻出。

    为什么他们这么懂呢?因为先秦时期,他们就是主要用这种农耕工具。

    :)

    耒、耜,这种农耕工具,早期有木制,后来又有石质、骨质和陶质。

    可以单独一人使用。

    也可以两人、三人甚至多人使用。

    如果是改进了的“耒”,则有两个尖头,或者拥有一种省力的曲柄。

    某一时空,墨子与鲁班正在探讨。

    “你说曲辕犁的曲辕,是不是与耒的省力的曲柄有关?”鲁班思考着问道。

    墨子也点点头,它们会是同一个原理吗?

    对此,他们不得而知。

    另一时空里,庄子与惠子正在一起望天。

    庄子望天,是真的抬头望天。

    他就这么安安静静地看着,跟其他拼命记录天幕之言的人,好不同、好不一样。

    他好特别!好特立独行!

    惠子:“……”

    我就不该跟庄周一起看天幕!

    惠子奋笔疾书,生怕错过某一细节,像极了课堂上那种“刻苦努力”类型的学霸。

    只听天幕在这时候,已经从“耒耜”,讲到了“犁”——

    【而到了后期,由于金属与畜力的使用,耒、耜加在一起便形成了“犁”。】

    【最开始的犁,仅仅是把耒、耜的一推一拔改成连续推拔。到了秦汉,犁已经拥有了犁铧、犁壁、犁辕等等,诸多构成部件。不过,这也只是回转不灵便的、直的长辕犁。】

    【这种长直辕犁十分笨重,回转困难,耕地也非常费力。主要用于在唐代以前。】

    汉武帝:沉默.jpg

    如果天幕不说,刘彻还不觉得他们现在所使用的“长直辕犁”十分笨重、回转困难。

    以及,耕地也非常费力。

    ……有这么不堪吗?

    这比起以前的那些耒、耜,已经好很多了吧?怎么好像,突然被天幕批评得一无是处了!

    汉武帝:_(:_」∠)_

    霍去病在刘彻旁边欲言又止,最后无奈地戳了戳他:陛下,您知道什么是长直辕犁吗……

    咋这就对号入座了:)

    刘彻恍然大悟:啊,朕还真的不是很懂。

    他听着天幕的话,倒是又有几分好奇起来。

    既然长直辕犁有这么多不足之处,那为何把辕改成曲的“曲辕犁”,就变得那么厉害了呢?

    他是真的很好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