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2章

第(1/2)节
    苍穹的视频,还在讲东汉之事——

    【明帝即位,天子亲自讲授,诸儒执经问难于前,臣下与士大夫之中,环着桥门观看听讲的人盖亿万计、数不胜数。史称经学“盛于永平矣”。】

    【到了章帝,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连着好几个月才结束。他亲临指示,命令史臣著为通义,又诏令高才生授《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等。】

    孟子也在看视频。

    他与孔子等人,看到这里。

    不由得有些暗暗咋舌。

    ——天子亲自讲授?诸儒执经问难于前??

    这简直比听见“独尊儒术”还令人惊讶。那个时候的皇帝、天子,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

    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们也震惊了。

    他们以为“爱好经术”就是普普通通的“爱好经术”,比如认可儒家的思想学说。

    然后,用来治国。

    ——谁能想到天子会亲自去讲经、诸儒有不懂的还来问天子啊!!!

    ——还有那些臣下与士大夫,其中环着桥门观看天子讲经的人,数以亿万计。

    这,都是什么鬼啊!!

    还有什么皇帝大会诸儒、考详同异,一搞就是搞好几个月,还亲临指示。

    ——牛掰!!

    诸侯国君们的认知里,一般都是任用法家、儒家、墨家的思想,来治国什么的。

    谁能想到,居然还能这么玩!!

    不过也由此可见,后世至少在东汉光武帝那一段时间,儒家的地位肯定非常之高了。

    孔子在震惊之余——

    目光落在《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这些著作的名字上面。

    天幕有给出少量的注释性文字。

    在汉代时,《书》改称为《尚书》,即“上古之书”。其为儒家五经之一,故又称《书经》。

    它分为“今文”与“古文”两部。

    西汉时期,伏生所口述的二十八篇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刘余在拆除孔子旧宅墙壁之时,所发现的为《古文尚书》。

    《尚书》主要记载了尧舜禹至东周的历史,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其内容,大致为君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之时所发布的政令,以及君臣的谈话记录等等。

    至于《毛诗》,则是西汉时期,鲁国毛亨与赵国毛苌所辑注的《诗》——

    也即《诗经》。

    还有《谷梁》则是《春秋谷梁传》,与《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同为“春秋三传”等等。

    孔子:感觉后世发展得很好啊!

    其实光是这些,就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毕竟春秋时期的自己,还是比较艰难曲折的。

    比如他们大家可能会比较喜欢管仲、商鞅和张仪等人的意见。

    战争频发,孔子的思想也难以令国家强大。

    更难以令天下统一。

    孔子一时间感慨万千,心想虽然不能在活着的时候、亲眼看见儒家的兴盛——

    但是能在天幕看看后世也非常好啊!

    ——已经完全忘记了天幕是在讲秦始皇“焚书坑儒”而不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孔子本人。

    【当时的学术,由政府主导。】

    【关于经学的文本教义、用来解释经学教义的传文,都有着朝廷官方的认定。】

    【于是,经师们对传文里相关的历史做出了相应的修改,以便更好地按照官方的教义来规定、解释经义。】

    嬴政看到这里也有点懵。

    他先前也没想到,后世会有那么一段时间,对儒家这种学说,拥有如此之高涨的热情。

    简直就是狂热的地步了。

    甚至不像是以思想学说为治国的工具、理念,反而是将这些教义居于更高位了。

    发展成如此,是与“独尊儒术”有关?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