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出宫后的第五年 第41节

第(2/3)节


    “周刺史,”来人做宫里太监的打扮,这会儿满面笑容,“您一路辛苦了。太子殿下邀您前往东宫一叙。”

    是太子那边的人。

    周淮林没有立刻动作:“本官刚到京城,还未来得及沐浴更衣,如此仪容去见太子殿下,恐有失仪。”

    “唉哟,”小太监略微尖细的声音笑了笑,“什么失仪不失仪的,太子殿下哪里会介意这些?”

    这里虽是人来人往,但周遭总有若有似无的视线在往这边聚着。

    周淮林又瞥了一眼小太监身后的人,这阵仗有些过于大了,如果仅仅是为了传给他,接自己去东宫,并不需要这么大的排场。

    微微思索了片刻,他也就点头应下:“有劳公公带路了。”

    这小太监他先前在宫里的时候确实见过了两次,是跟在太子身后的。

    这京城若说只有一个人想要保自己平安,那就只有太子了。跟在后边的周淮林想到这里时,心蓦然一软。

    他的妻子,真的是一位很好的母亲,所以才能教出来太子这般的孩子。

    ***

    宫中的射箭场上,文杞正在练习射箭。

    他目光锐利,手臂有力,张弓拉箭的动作一气呵成,嗖得一声,射出去的箭正中靶心。

    小小年纪已是皇家姿态尽显。

    太子的武艺师父不住点头,对在一边观看的皇帝连连赞叹:“太子天赋高、悟性强,更重要的是,吃得苦,又极为自律。如此储君,是大魏之福。”

    没有父亲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被夸的,即使是这段时间一反常态总是神情郁郁的魏琰,这会儿脸上也有淡淡的笑意与欣赏。

    不多时旁边走过来一黑衣人,对魏琰低声开口:“皇上。”

    魏琰笑意敛起,手微微拂了拂,四周的人都往一边退去。

    那黑衣人这才继续禀告:“东宫的人将周大人接走了。”

    第40章 送笔

    场上, 太子射完了最后一箭,依旧是正中靶心,惊人的准度让场上响起一片赞扬声。

    但少年要比同龄人沉稳得许多, 脸上并没有出现太多的喜意, 将手中的弓递给一边的宫人后, 看了一眼还在那边观看的父亲, 就抬脚往那边走去了。

    下人们都离得尚远, 他走近后叫了一声:“父皇。”

    好半晌, 没有得到回应。

    文杞能感觉到对方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 甚至能辨别出其中失望、难过, 想要责怪却欲言又止的挣扎。

    最终, 不知道男人是怎么想的,那紧绷的氛围还是一点点缓和下来了。

    “你将周淮林接走了?”

    他虽然问了, 语气却还是柔和的。

    文杞也并不意外他这么问,他既然接走了周淮林,自然是就已经做好了应对魏琰的准备,所以沉着冷静地回答着。

    “今年夏季峻州几个月大雨,却未出现一处大坝决堤, 未出现大规模的百姓伤亡, 更是未形成重大灾情。全赖于周刺史的提前准备与连日奔波。此番结果极为少见, 儿臣是想与他探讨一番。”

    魏琰手指点了点椅把没说话。

    文杞这时抬头看过去, 又道:“父皇招周刺史进京,不也是为了询问此事吗?儿臣也觉着,他当为各州表率,更值得父皇嘉奖。”

    他有意无意地一直在提醒魏琰, 那不仅仅是母亲如今的丈夫,也是一位为国为民的良臣。

    魏琰却是没有顺着他的话, 而是径直问他:“你是怕我会对他不利吗?”

    文杞低头:“儿臣不敢。”

    他以为父亲还要继续问,却听男人突然转了话题:“刚刚的箭射得不错。”

    猝不及防的赞扬让文杞微微一愣,他抬头,只见父亲飘渺的目光不知在想些什么。

    “不过武艺这些功课,你适度即可。”男人说时已经起了身,还问道,“用过午膳了吗?”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