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
第(2/4)节
,余下三两因为那两年天实在太冷,我和闺女盖的都是用了好多年的薄被子,我就咬咬牙花了二两银子用好棉花做了两床厚被褥,一床给了公婆,一床我和闺女盖着,一直到我们上京,我们娘俩都是盖着这个。最后剩下那一两银子我全买了棉花,一部分棉花给了大伯和二伯家,剩下的一部分做了厚厚的鞋子,同样给了公婆每人一双,我和闺女一人一双,最后剩下的那一点儿棉花,这些年就淘换着用了。”
李蔼沉下脸:“赵戈,荣氏说没拿到钱,银子你给谁了,都经了谁的手,今儿务必把这件事给我查清楚了,去,回军营立刻把经手过这件事的所有人都给我叫来。”
赵戈:“是。”
围观的百姓开始议论纷纷,都在讨论银子去哪里了,倒是没有人说荣氏拿了银子,所有人有志一同的认为她没说谎。
孟蝶嘴角悄悄上翘一毫米,这就是大方承认再嫁的好处了。世人皆认为再嫁是不光彩的事情,大多数人都遮遮掩掩,荣氏对于这般不光彩的事儿都能大方承认,这说明她是个一等一的实诚人,不会说谎的。
又一命兵士从人群中挤出来:“侯爷,兄弟们今儿都在听官司呢,当初送钱的是我,我确定每一年都把银子和信件交到了熙县县衙人手中,当初县丞也是给我开了条子按过手印的。”
唐府尹一顿。
“来人了。”
“又来人了。”
来的还是两拨人,一个是大理寺卿,这是唐府尹自己邀请的,一个出人意料的是林楚。
林楚进来:“侯爷,孟县主,二位大人,陛下说事涉前线军,特意派了奴才来听一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事儿皇帝也派了人来关注,那么性质越发的不同了,董洪杰身为大理寺卿直接开口:“唐府尹,下公文直接命那县令将经手人员和一应手续全部送入京城吧。”
唐府尹点点头,证人证据皆远在徽州,看来他今日要先宣布暂时停审,择日重新开堂。
齐村长躬身施礼:“大人,县令那边将银子和信都安排差役送到了小老儿手里,草民又将银子和信件一并送到了木氏族长手中。”
木氏族长也赶忙道:“草民也将书信和银子一并交到了木桩手上。”
唐沐年看向木桩,眼睛却先扫了一下村长和木氏村长,刚刚不吭声,自己要提审他们县令他们倒是立刻认账了。这是担心县令不悦以后给他们小鞋穿了。
木桩连忙道:“信件和银子确实给了我,因着我不好同儿媳多做接触,将银子给了妻子,由她转交儿媳。”
公堂内外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在木老娘身上,刺得木老娘狠狠哆嗦了一下:“我、我想着她、她年轻,怕她乱花钱,就、就替她收着了,替她收着了。”
嘘声四起。
第143章
荣氏也不干了:“我何时乱花过钱,三哥最开始给我的五两银子,我哪一分没花在刀刃上,婆婆是认为我这钱不该孝敬你们二老,还是不该买棉花做被褥做鞋?”
木老娘猛然嚎了一嗓子,然后开始嚎啕大哭,冲着荣氏跪下给她磕头:“是我对不起你,是我对不起你,家里实在是太艰难了,这才留下了三儿给你和桂花的银子。”
荣氏愣住,整个人都懵了。
木桩仰天长叹:“娶妻不贤,娶妻不贤呐……”
孟蝶猛然起身:“嚎什么丧!儿子死了没见你嚎丧,反而是明理暗里的骂媳妇不守妇道,逼得她要改嫁的时候怎么没说对不起她,这会儿开始嚎上了,还给荣氏磕头,你以为你装得惨一点儿大家就能忘了你做得恶事了,把人杀了,转头说一句对不起就完事了,那天底下还要衙门干什么。”
“来人,去侯府里把小桂花给我接来,在门外设两把椅子,荣氏和小桂花坐在上面,你去磕头,你不是爱磕头吗,今儿你要是不磕满一百个头别想起来。正好,来围观的父老乡亲们做个见证,都给她数着。”
赵戈喊了一嗓子:“我去接小桂花。”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