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52节

第(2/4)节
心里不慌,粮库没粮那就完蛋了,百姓赚了银子,饿了,你能说啃一口银子吗?

    皇帝:“此事朕也想过,一旦推广栽种柞树,只允许百姓们在山地栽种,平地出现柞树必要重罚。”

    冉鹏飞:“此法确实会有一定成效,只是重利之下难免有人铤而走险,怕是会屡禁不绝。柞树终究是树,很是吃地,一旦栽种,用不了多久良田就会变成薄田。”

    皇帝沉默,这一点无法否认,贩卖私盐几乎可以说是抓到就砍头,每年依旧有人铤而走险。

    孟蝶:“陛下,臣也曾想过这个问题,也想到了一条应对之道。”

    皇帝眼睛一亮:“哦?什么方法?”

    孟蝶唇角带笑,言语如刀:“每年贩卖出去的丝毯定一个数目,对外这是物以稀为贵,可以保持国外贵族对丝毯的追捧;对内可让各个村子州府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一旦丝毯过多他们就无法卖于朝廷,这时候有人胆敢平地栽树,北方的百姓必然第一个不答应。”

    嘶——

    众人齐齐看向孟蝶,随即齐刷刷看向孟庭义,只有一个念头,孟庭义挺厚道个人怎么教出来这么一个缺德的孙女儿!

    这法子可太损太缺德了。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那时候所有的百姓自然自发盯着所有地界,绝对无人敢平地栽树。

    皇帝倒是听得龙颜大悦,不住点头:“好,此法甚好。朕对此事的流程已经有了初步规划,众卿先听听。”

    太子根据皇帝的手稿简单的说了一下流程。

    第125章

    首先以县为单位,命各个县令测量本县以内的山地面积,考察是否能生长柞树,然后编撰成册送到京城来。这时候各个县令就可在县城内组建染坊以及开始着手准备让挨着山脚住的百姓去放蚕了。

    太子话音一落,冉鹏飞立刻提出一个问题:“陛下,柞树抽芽时也正是农耕时,百姓会不会为了赚钱只放蚕而耽误春耕。”

    太子不解:“城中有诸多帮工,春耕时或许可以让他们去放蚕。”

    冉鹏飞:“殿下有所不知,村中百姓赚钱不易,对于能赚钱的事情格外重视,这放蚕有工钱,让城里帮工赚这份钱,他们会有意见的。”

    太子恍然。

    皇帝一摆手:“蚕一年能出几次,春耕就只有一段儿时间,并且朕会下旨,以后朝廷收税,只收粮食以及棉麻,不可用银子抵扣,便是家无男丁的女户也不可以。”

    这样就能保证朝廷设在各地的粮仓是满的,哪怕国外的粮食出问题,朝廷也能支应得起。

    众大人认可这个办法。

    皇帝:“缫丝算简单,稍微告知几乎人人就能做,这个就让放蚕的村子一并做了,除非蚕茧过多,全村人一年也做不完,这时候就可将多余的送到县衙,由县令分派给县城里其余人。”

    这一点也没什么毛病。此举更是贴补农村百姓,说到底,城中百姓的日子要比农村的好,多贴补农村百姓确实是正理。

    皇帝:“缫丝后百姓就可将丝绸交到县衙,县令命人在染坊内染成彩色丝线,然后将丝线送到工厂内的织娘手中织成丝毯,确定都合格之后,每一年在指定的日子就可运送到天津港那里出海售卖。”

    几位大人瞬间坐直身体。

    苏瑜泉率先开口:“陛下,今日臣见了孟县主的厂房属实不错,只有一样,妇人从早到晚在那里上工,根本无暇料理家事,只京城这一处用人不算太多也便罢了,他日在北方各地推行柞蚕丝毯,妇人各个去上工,家事何人料理?不如不建厂房,将染好的蚕丝分予各个妇人,她们带回家去,这样料理家事之后用空余的时间织丝毯,两不耽误,岂不是更好。”

    这要不是勤政殿上,孟蝶高低赏对方两粒大白眼。又织丝毯又料理家事,生产队的驴都没这么干活的。

    皇帝垂眸:“孟蝶,你当初因何要建这工厂?”

    孟蝶:“回禀陛下,让全部妇人到工厂有两项无可替代的好处,一是我手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