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节
第(2/3)节
。
到了此时,任平生已经不再收着了,任凭“万岁”之声响彻,周围人也没有人觉得奇怪了。
“我们要多多的走到百姓中去,而不要常常坐在办公室里,只有走出去才能让心热起来,而不会将他们当成一串数字,才能与百姓共情,出台政策的时候方能有的放矢,得到最广大百姓的支持!”
任平生一时感慨,对着左右说道。
左右纷纷点头,面上深以为然。
青城这边发展很快,也因为快速的发展,而处于新旧交替的产物遗留特别多。
去年刚刚铺设的青石路,现在就已经过时。
石板路和水泥路,同时存在于青城,等到水泥路基本饱和以后,这些青石路十有八九不还得拆了重新换成水泥路。
青城镇的人也多,人数超出了清水县城,甚至也超过了乐县县城。
任平生左右看去的时候,就能很鲜明的看到这些刚刚从各个工厂、作坊之中做工下班的工人。
大量官营的、民营的工厂,吸纳了大量的人口。
只是脱离农业而不掌握生产资料的工人,就已经达到了四万余人,其余一边种地一边打工的人,则占比更多。
工业化的过程,对于人的思想、工作、生活方式的冲击是很大的!
而且,随着云台郡的发展,以后青城镇的发展模式,肯定也会四处开花。
任平生决定,回去以后就要政研科,开始研究制定符合工人利益的政策文件。这些东西,都得早作谋划,不能等到问题开始大范围暴露的时候,再去将这个泡泡戳破,一旦等到了那个时候所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大。
“咳咳~”
身边一阵咳嗽,引起了任平生的注意。
他转头看去,原来是杜慧敏。
“身体不舒服?”
任平生关心问道。
杜慧敏拱手说道:“谢谢都督关心,这段时间嗓子有些难受。”
他说着,看向了远处,那些正在冒着黑烟的烟筒。有砖厂的、水泥厂的、炼钢厂的、发电厂的,也有一些民营造纸厂,纺织厂的。
任平生注意到他的目光,知道他肯定做过调研了。
之前车队在路过清水河的时候,他也特别注意过,虽然清水河还没有变成黑水河,但相比以前,水质已经明显的变差。
以青城镇现在的工业发展,已经属于揠苗助长。在这种条件之下,想要生产力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不误,是不太现实的。
总要在效率和质量两个方面,有所取舍。
任平生没再多说,大步朝着城内走去。
第263章 任都督点石成金
“这水泥路也太好走了!”
“据说这也是都督带来的,我曾经看到过铺路的人,倒上水搅和搅和,铺在地上晾晒不久,就变成了坚硬的石头!”
“点土成石!这肯定是任都督的仙法!”
一些从外地来到青城镇的商人和士子,在讨论着一路走来的水泥路。
走遍天下,他们也没有见过这样平整、宽阔的大马路!
一路下来,便是遇到下雨的时候,也只是湿润了地面,甚至都不会让自己的鞋子粘上泥土。
泥泞的路走惯了,这样的平坦大道,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神迹!
“如果有一天全天下都铺上了这样的道路,我们岂不是再也没有赶路之苦?在这样的道路上下行走,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商人脚踩着地面,看着身后的一车车货物,心中向往的说道。
“你或许还不知道,除了这这种道路,青城镇还有一种铁路!我在吴州月报上看到,那铁路是用了上好的钢材锻造而成的!”
进城的时候,因为排了很长的队,还要挨个进行体温检测,人们便利用进城的空隙攀谈聊天。
“我的天爷!珍贵的钢材用来修路?不可能吧!”
有商人不可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