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亡国之后
第(2/3)节
并未,在靖军围城之前,曹家眷属就已迁去别庄。”
赵佑熙露出了一抹讽刺的笑:“曹忱是军中统帅,前方鏖战方酣,统帅家眷举家迁离,这传出去不动摇了军心?梁帝也没意见?”
周齐氏到此也没什么好顾及的了,索性实言相告:“是分批走的。先是老太太有病,要去别庄休养,几位夫人小姐跟去照顾,然后又以别的借口,一次走几个,家中奴仆大部分留宅未动,外面看不出什么异样。”怕赵佑熙不信,又解释道:“那时皇上的身体已大不如前了,朝中事情又多,常常通宵达旦地议事,身边的人都被皇后娘娘打点过,没人敢多口,所以根本不知道。”
赵佑熙不解地问:“你家娘娘既能预料今日之结局,想办法让娘家人去外地避难,怎么不劝着梁孝帝带上她一起走呢?”
周齐氏摇着头说:“娘娘自然劝过,很多大臣上折子苦劝,可也得皇上肯那,他自己不走,谁都没法。皇上说,他不做末帝,不做降帝,更不做逃帝,所以后面这几个月,都在有意地损害身体,比如几日夜不吃不睡,大冷的天在勤政殿冻一晚上”周齐氏边说边掏出手绢拭泪,呜咽道:“皇上等于是自杀的。”
赵佑熙心里也觉得悲凉,同时亦纳罕,当日在临济寺遇刺时瑟瑟缩缩躲在佛龛里,甚至吓得尿了裤子的人,没想到在亡国之际,倒表现出了几分骨气。
对有骨气的人,他一向是敬重的,即使曹皇后手里没玉玺,他也不介意给这位梁帝遗孀提供保护,当下便承诺道:“你家娘娘所请孤都可以办到,如果她觉得老家不安全,孤王可以派人把她和她的家人一起送到她指定的地方。还有叫她放心,孤王向来言出必行,绝不会有先假意应允,得到玉玺后又加害的情况发生。”
周齐氏顿首道:“多谢殿下慷慨相助。娘娘之所以千里跋涉至此,正因为相信殿下的人品。要不然,只要她肯拿出玉玺交换,相信靖帝也会如其所请。但靖帝为人阴险狡猾,毫无忠诚节义可言,娘娘说,情愿把玉玺砸了,也决不交给他,玉玺乃天下至宝,不能落到那种人手里。”
赵佑熙莞尔,对梁孝帝和梁瑾瑜之间的恩怨纠葛,他有什么不清楚的?
当日梁孝帝派来抓捕他的秘密特使,就是梁瑾瑜,后来更是把梁瑾瑜安置进枢密院,打算培养成首席心腹大臣。如此宠信倚重,却换来了最致命的背叛,梁孝帝与其说是自杀,不如说是被梁瑾瑜逼死的。
也难怪曹皇后对梁瑾瑜的评价那么差了,灭国杀夫之仇,怎能不切齿痛恨。她自己无力报仇,便一再奉承赵氏才是天命之主,巴不得赵国早日灭掉靖国,好替她出气。
当日下午,拿着玉玺回宫的赵佑熙向妻子感叹此事时,俞宛秋道:“负人者,人恒负之,这世间的因果轮回,从来如是。殿下你说,梁孝帝对梁瑾瑜,与梁瑾瑜对我表哥何绍文,哪个更为宠任?”
赵佑熙想了想说:“梁瑾瑜对何绍文更器重一些,要不然,也不会那么仓促地推行新政了。”
俞宛秋摊手道:“可不正是?这报应来得真快,他当日是怎么对梁孝帝的,何绍文就怎么对他。”
甚至连叛逃路线都一样,何绍文也是连招呼都不打,悄悄私逃出京,转而投奔敌方阵营。俞宛秋都不敢想象,作为军中参事的何绍文,有朝一日领着赵军围困上京时,梁瑾瑜是什么心情。到了那一天,他会有些悔悟么?
肯定不会梁瑾瑜的道德观自成一派,不受世间法则约束,那样的人,从来只认胜败,不择手段,故而胜也坦然,败也坦然;生也坦然,死也坦然,倒真有乱世枭雄的宏大气魄。
耳边忽有人问:“你在想什么?”
俞宛秋忙收摄心神回话:“在想曹娘娘告诉你的绝密消息。”
说到这一点,赵佑熙同样迷惑:“我也不明白,她为什么连这个都肯告诉我。”
俞宛秋笑道:“那是你不懂女人的嫉妒心。”
“嫉妒心啊,你也一样吗?”
“一样”堑金截铁的声音,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