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
第(4/5)节
,我难保不会步上静慈仙师的后尘。”静慈仙师是宣宗的胡皇后被废之后的法号。宣宗宠爱孙贵妃,为此废后。
婉仪轻声道:“我既然不得万岁喜爱,那么至少得有用,才能保住我如今的地位。先生不是也说过,在这宫里,只有有用之人才能活吗?我整顿内宫,是在为万岁办事。您说过,朝政最重要的就是制衡,外朝是宦官、文臣和武将相互制衡,可内廷中宦官和锦衣卫在捞钱上却是沆瀣一气。
他们还需一个压制者。女官比太监还要低微,圣上一定能放心大胆地用。我既然有用,圣上又岂会废黜我。我后位稳固,父母族人才能安然。”
沈琼莲已是目瞪口呆,她同时教导皇后和贞筠,贞筠性情开朗,总是会与她交流想法,可皇后性情内敛,即便她们相处的时间更长,可其实多是她在说,皇后在听。她若不是心细入微,发觉皇后在每每听到李越消息后就难以安眠的真相,也来不及在上次皇上生病时点醒她。这是她第一次主动说这么多话,而沈琼莲也是直到此时才看到她心中的丘壑。
沈琼莲已然无话可说了,她定定看着婉仪:“娘娘既然心意已决,臣也就不多嘴了。”
她欲告退,婉仪却一把攥住她的手,她恳切道:“先生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沈琼莲眸光一沉,她沉声道:“此事牵连太大,臣决计不敢泄露,还请娘娘放臣一马……”
婉仪想到沈琼莲当时给她说得斑鸠和鹏鸟的故事,不由莞尔:“斑鸠空有智慧,却无翱翔的天地,是以只能郁郁而终。可如今,狂飙接天而起,正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时候,斑鸠为何又胆怯了呢?”
沈琼莲如遭重击,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婉仪,婉仪的手指微微发颤,掌心也有些湿润。她与她对视良久,同样清澈的目光交汇到了一处,四周静悄悄的,只有窗口的夜来香慢慢舒展开花瓣,沁出满室的幽香。
而在宣府,月池回到宣府的第二日,就下令将宣府所辖的各州、卫、所、堡中所有的军匠全部召来。这就比刘公公在镇里折腾手笔要大多了。她下了严令,命各级将官派人将军匠及铸造器具护送速至,将将三日左右近处的军匠就到了,只有一些偏远卫所的人还在路上。
军匠数目太多,黑压压跪了一地。月池立在庭院中:“本官叫你们来,就是为了造一批好家伙。”
军器局由大使和副使并诸管事统辖,说到底都是文官。大使名叫阳孝,听到月池如是说来,立马躬身道:“下官一定认真督办,务必让御史满意。”
月池道:“你有心了。只是,满不满意不是本官说了算,也不是你说了算。造兵器的匠人,用兵器的将士,关键还得他们说行才行。”
阳孝一愣,他忙躬身道:“是。下官静听御史教诲。”
月池微微阖首:“你们都是此地的老匠人了,远程作战用什么武器最佳,你们心里想必都有数。如此,不如给本官说说。如能提出有益之策,本官都有赏。”
众人面面相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匠道:“回禀御史,要是打远战,当然是火器最好。”
这个月池何尝不知,这几十年里明军哪次击退蒙古骑兵不是靠火药。只是明廷出于居重驭轻和技术保密考虑,对于九边火器制造的约束极强,边军没有中央的特批,不可擅自制造火器,连火器的维修都受到限制,还有制造火器专用的硫磺,也是朝廷专卖。
要走程序弄下特批和大量硫磺,不知要花费多少功夫,拿到原料后要找出技艺高超的匠人,造出枪械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朱厚照摆明是不会管了,而她是既没有那么多时间,也不敢冒风险去走私,为今之计,就只能在冷兵器上用心。
她道:“来不及了,可有能快捷造出的武器?”
老匠沉吟片刻道:“回禀御史,或可试试梨花枪。”
月池恍惚间听过这个名词,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她问道:“何为梨花枪?”
老匠拿起一杆长枪,一面比划,一面给月池说明。他指着枪上的长缨道:
第(4/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