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
第(2/6)节
小,仔细做一些,累计起来,也算得是功德了。”
周御史听罢点头称是,两位老爷都点了头,底下的乡绅才敢期期艾艾地开口。每说一点,李御史就赞一句,说得多的,李御史甚至还会垂询姓名。众人不由起了攀比之心。
就连马员外自个儿也不愿落后,他已经两次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如今好不容易找准了方向,当然要多说一下,从流民流窜,说到水旱蝗灾害,再谈到鞑靼烧杀抢掠,说到口干舌燥方停歇。
李御史听得颜色愈发和煦,当日中午就在观风堂中摆宴,宴席之上诗词唱和,甚至提出还将他们的诗句集成诗集,以传后世。这对文人来说,是天大的荣耀。到了最后,大家个个喜笑颜开。
马员外乐陶陶地回家,马太太早就已经失魂落魄了,见他这样欢喜地带着一堆礼物回来,正是如坠五里云雾中。马员外拍拍马太太的肩道:“不用害怕,不用害怕,原来是到这儿来累功勋的,我帮了不少的忙,御史待我十分亲切,还说要把我的两首诗刊印成书呢,到时候一定要供在祠堂里,光宗耀祖。”
马太太还是听得懵懵懂懂,却不由跟着高兴起来。这两夫妻以为事情到了这儿应该就了了,没曾想到,他们再回村里去收租时,就听到家里的长工激动不已地道:“老爷,老爷,王麻子全家都被抓起了,还有沙河塄村的孙大、刘虎……他们都被绳子牵着,被兵爷押着,说着是要给我们修河堤呢!”
马员外听得一愣,他回想起自己在李御史面前说得话,流民、水患,这动作也太快了吧?
第193章乌纱头上有青天
无妨,皇后生一个也是一样的。
东岳庙的院落中,时春拎着食盒,急急忙忙地进来:“快别看了,刚熬出来的燕窝粥,赶快喝了。”
月池放下文书来,乖乖地坐到八仙桌旁。时春打开食盒,先取出粥来,白瓷碗中血燕呈现深红色,晶莹剔透。接着,她又拿出药瓶来,取下瓶塞,倒出一粒丸药,浓郁的药气扑面而来。
月池看到血燕时还有几分开心,可下一刻瞧见了药,神情一下就变了。时春望着她:“看什么,良药苦口利于病。贞筠千叮咛万嘱咐,让我盯着你吃,一天都不准漏。自这一日日地药补食补,你的脸色好多了。吃完休息一会之后,咱们再出去打一套长拳。”
“又要打拳?”月池扶额,“好姐姐,今儿饶了我吧,让我歇歇成不成,这还有不少情报要看,晚上还要开会呢……”
“公务是做不完的。”时春皱起眉,月池来宣府的这一次大病,着实把她吓坏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不是答应我,我一天研读几页书,你就锻炼多少刻钟吗?我把《吴子》的治兵篇和论将篇都记下来了,好逐字逐句做了注解。”
月池目露喜色:“大姐这是发奋图强了啊。”
时春扬扬眉:“都来了这儿,我岂能不多加用功。”
月池拍拍手:“好得很,大姐一看就有梁红玉之风。”梁红玉是南宋时的巾帼英雄。
时春失笑,她把药丸推到月池面前:“御史老爷也颇有房玄龄之相,只是若再健壮些,就更像了。快吃吧。”
月池无奈,她一面喝药一面苦笑道:“我看,我只有惧内时,最肖房玄龄。”
时春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她走到书案前看到堆积如山的纸张,只见上面事无巨细,从村落的人口、田产,到当地的公共设施情况,应有尽有,不由疑惑道:“阿越,张彩虽说不顶用,但锦衣卫做得却不错。既如此,你为何还要召集乡绅,当面问他们呢?他们支支吾吾半天,看得人气不打一处来,结果说得还没有这上头记得多。”
月池硬将药丸吞了下去,又灌了好几口白水,这才将味道压下去一些。她一勺一勺喝着血燕,向时春解释道:“使密探刺探民间到底不是长久之道,也不是正道。关键还是要打通言路。乡绅如此行径,虽让我不满,可后来仔细一想,也怪不得他们。你还记得上行下效的意思吗?”
时春点
第(2/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