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193节
第(2/3)节
下,但很快醒悟过来,召来的青壮只需要在家里吃一顿早饭……马上就是五月了,接下来几个月是最为青黄不接的时候,一个男丁不耗费家中太多的粮米,只要家里劳力充足,大部分的农家是能接受的。
但进了太常寺,李善变了副嘴脸,无比坚决的盯着太常卿窦诞,“光大兄,你我一见如故,当不讳言,京兆米价腾升,某不要钱,只要粮米!”
窦诞都无语了,咱们现在讨论到给你钱还是给你粮米的问题了?
在太医署另设一科,这种事说小是小,但说大也大……窦诞身为太常卿,有资格做这个主,但他性情柔弱,做事向来是循规蹈矩,不喜欢标新立异。
“在下授课,学生另召,但学生口粮,必要太常寺出。”李善不管不顾,直截了当的将事情全都倒了出来,“此外器械打制,还需光大兄相助,记得光大兄和将作大匠相熟。”
窦诞问了问详情,立即道:“此等器械打制,理应是工部之责!”
“太医署房屋败落,还需重建,正好也是将作大匠……”李善顿了顿,小声说:“工部尚书那边……在下实在……”
工部尚书封伦现在那是恨李善入骨,要是求上门去,给一碗闭门羹那都是客气的。
掰扯了一个多时辰,窦诞咬着口不肯点头,想想也是,太常寺也不富裕,是个清如水的衙门,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到最后,李善都快磨破嘴皮子了,窦诞只答应跟将作大匠那边打个招呼,先在太医署盖上几间房子,器械打制、拨给粮米都不肯应下,顶多拨些钱去。
李善离去后,窦诞第一时间进了皇宫,将事情一一禀报。
李渊忍不住笑道:“昨日气馁,今日奋起,如此少年郎,倒真有些锋锐。”
当日李善说去太医署授课,李渊当时就听出来了,这厮压根就不知道太医署是个什么模样。
“由他去。”李渊想了想,吩咐道:“器械打制,交代将作大匠,至于粮米……太常寺拨些钱,让怀仁头疼去。”
窦诞看不出来,但李渊一听就知道了,李善明里是求太常卿窦诞,实际上瞄准的是自己这个皇帝。
李渊也想看看,这样的太医署,那个少年郎能折腾出什么样的动静。
第二百八十四章登门
一声清喝,平平无奇的马车在村口处停下,亲自驾车的柴邵笑着看向迎出来的李善。
跳下马车,柴邵拦住李善的行礼,笑道:“今日登门拜谢,又是平辈,无需如此。”
李善有些讪讪,当日姑侄,现在成了姐弟。
柴邵扶着平阳公主下车,“乡间野趣,不妨漫步。”
马车后传来刻意的叹息声,李道玄转了出来,“早知如此,当抢在怀仁觐见前登门。”
李善瞪了眼过去,我称你一句叔……想瞎了你!
今日李道玄是柴邵夫妇特地请来相陪的,他是朱家沟的常客。
“对了,已然换了,如今该是日月潭。”李道玄在前头引路,从村子中斜着穿过。
村中的引水渠别有趣味,蜿蜒而行,一行人逆流而上,眼见山腰处银光闪闪,水雾升腾。
再从东山脚下转向南,在日潭边停下。
平阳公主脸色略微苍白,但行动无碍,身量颇高,双目狭长,顾盼之间自有风采。
站在山丘上,柴邵夫妇放眼望去,村南平坦的土地上挖掘出一条深深地沟壑。
李道玄指着那边,“怀仁,尚未通河?”
“明日便通。”李善应道:“这两日搭建两座小桥。”
“村口警戒,入口狭窄,北有山,南有河。”
柴邵皱眉道:“看似寻常村落,实则要塞之地。”
平阳公主瞥了眼李善,“此为怀仁居安思危?”
“三姐说的哪里话。”李善随口道:“去年有盗匪袭村,若不是处置得当,只怕要闹出大乱子,所以才未雨绸缪。”
李道玄接口道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