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初唐峥嵘 第187节

第(2/3)节
趣,非亲身而至江南不能书之。”

    那是当然,河豚这玩意……北地的人一辈子都吃不进嘴。

    又寒暄了几句,陈叔达才转身东向,去了门下省。

    宇文士及带着李善进了中书省,吩咐了几句后才走开……李善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为什么要带自己进中书省?

    此时,一个耳熟的声音在身侧响起。

    “这不是名扬天下的李怀仁吗?”

    这话说得有点阴阳怪气,李善在心里冷笑一声,什么样的蠢人会在这时候行挑衅之事?

    虽然李善还年少,虽然李善未来堪忧,虽然李善很可能会陷入漩涡……但在今日因为诊治平阳公主得圣人召见的时刻,只有蠢货才会来挑衅。

    对于这样的蠢货,李善不打算轻轻放过……若是能把握得住尺度,说不定能闹出点纠纷。

    呃,比如去年斩杀崔帛,尺度就把持的挺好……不然太子李建成真是要迫不及待的将李善招致麾下了。

    脸上堆起笑容,李善缓缓转身……然后,脸上的笑容全都僵住了。

    他看到的是一脸阴郁的崔信。

    好一会儿后,李善才反应过来,对了,崔信官居中书舍人,正在中书省。

    “拜见崔……崔……崔公。”

    听着李善断断续续的崔公,崔信的脸色更难看了,挥袖道:“在下不过微末之身,何敢称公!”

    李善苦着脸不吭声,难不成还像在清河县那时候一样称一声崔叔父?

    那时候你有招婿之意,虽然我不大感兴趣……

    看李善不说话,崔信那是变本加厉……倒是没有直言训斥,而是指桑骂槐,阴阳怪气。

    李善还真不敢反驳,都不敢辩解……想想的确是自己的问题,手贱啊!

    写什么“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了就算了,还让张文瓘送去……李善听后者提过一次,那位崔小娘子被禁足很长时间了。

    李善站在那,两眼无神,听着面前的崔信压低声音……突然想起前世一个舍友酒醉后说起,有次这厮和女友为了省钱没去酒店,而是去了女友家里,酣战时分,突然女友老爹回来了。

    呃,情况不一样,但性质是差不多的。

    “他人赞你仁义为先,少年英杰,却不料……”崔信冷笑道:“尚未加冠,已纳美妾,少年贪色,必不长久!”

    好吧,记得张氏探望过平阳公主两次,当时周氏就在一旁,李善眨眨眼,“崔……崔舍人何意?”

    崔信气的鼻孔都放大了,李善称一声崔公,在他看来那是撇清。

    你小子写那种诗给我女儿,现在却要称我崔公?

    那意思就是不想负责了?

    可怜女儿还在心心盼着呢!

    哎,其实李善称一声崔叔,崔信更来气……你个不要脸的,还真是两首歪诗就想骗走我女儿!

    那边杨恭仁和宇文士及从走廊过来,看到如此场景不禁一愣。

    “李善字怀仁,但观其行事做派,却有锐气。”杨恭仁摇头道:“怎的如此俯首帖耳?”

    对李善很了解的宇文士及更奇怪了……你在清河县斩崔帛头颅,如今却这般模样,难道是想和清河崔氏和解?

    “崔舍人,这是……”

    崔信转过身,行了一礼,勉强笑道:“当日在清河也算旧识……”

    杨恭仁才不会去管李善和清河崔氏的纠纷,随意点点头就走远了,宇文士及却留了下来,“怀仁年少气盛,又多有仁心义举,崔舍人当多加谅解。”

    当日李善斩崔帛头颅一事,一度在长安掀起风波……但随着细节传来,风波渐渐平息。

    一方面在于李善以诗才扬名,另一方面在于东宫暗中压制……说到底,李善斩杀崔帛是帮了东宫的忙。

    “仁人兄说的是。”崔信面无表情的点点头,狗屁,这厮都和我女儿暗通书信了,还有脸说什么仁心义举!

    此时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