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初唐峥嵘 第171节

第(2/3)节
  “怀仁,那玉壶春就这么送出去了?”马周还有点惋惜,“酿酒之利,令人瞠目结舌啊。”

    的确,自古以来,酿酒这个行业都是暴利。

    李善冷笑道:“你是怕日后喝不到免费的玉壶春!”

    马周讪讪笑了笑,“但朱家沟改建,耗费钱粮颇多……”

    “也未必是坏事。”凌敬淡然道:“玉壶春之名,乃太子请圣人赐下,秦王倒是无所谓,但秦王府、天策府颇有异议。”

    李善无所谓的说:“其实就算没有玉壶春之名,酿酒也不会做的太久,迟早的事。”

    “其一,太耗粮食,偏偏如今粮价升腾,小半个月,斗米已然涨到六百钱了,东山寺那边的暗仓购粮都停滞了。”

    “当然了,之前低价购入的大量粮食都能酿酒,但在粮价升腾的前提下,玉壶春始终有大量酒水出售,总归会惹人狐疑。”

    这是李善最不想看到的,东山寺的暗仓将是朱家沟最大的底牌之一,无论如何都不能泄露出去。

    凌敬点头赞同,“其二?”

    “其二,两个月聚拢大量铜钱,短期内已经够用了,过犹不及啊。”李善叹道:“去了京兆杜氏,谁知道会不会有其他人……天下门阀望族中,不要脸的……肯定不止杜淹一人。”

    “其三,砖厂那边……利润不算高,但细水长流,更适合朱家沟,再不济……火锅也行呢。”

    李善瞄了眼桌上的房契,“杜荷送来的这处西市产业,占地不小,做火锅倒是不错。”

    早在一个多月前,李善就考虑过做火锅这一行,理由很简单,如今东西市的餐饮业,无论规格高低,走什么风格,除了冷盘之外,上菜速度都很慢。

    而且不是你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而是有什么你吃什么……如东山酒楼倒是可以做得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也要提前预定。

    而火锅能解决这一点,随涮随吃,方便、快速、味美、新奇……缺点是场地不能太小,而且夏天对火锅不太友好,这年代可没制冷空调。

    杜荷送来的这处房产,面积不小,倒是刚好符合。

    马周想了想,叹道:“还是有些可惜……”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善叹道:“粮价升腾,突厥必然每年都会南侵,流民四起……”

    说到这儿,李善顿了顿,凌敬幽幽道:“怀仁之意……朝中可能会下禁酒令?”

    李善笑道:“粮食都不够吃了,难道不会下禁酒令?”

    马周腮帮子抖了抖,“也就是说……杜淹花了那么多心思,还丢了大脸,最后……”

    李善记得唐初不止下了一次禁酒令……到时候真想看看杜淹的脸色。

    嗯,一定会非常精彩。

    这时候,外面吵吵嚷嚷,在朱八的带领下,十多个亲卫涌到门口,眼巴巴的看着李善。

    “画好了!”李善将图纸铺在桌上,招手让他们进来,饶有兴致的说:“来来来,挑挑。”

    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啊,李善画了一大堆的图纸……全是后世各种房型,就是画的有点难看。

    赵大一眼就看中了一张,“这张好,左右对称,正方让父母住,左边我住,右边分成两间,两个弟弟一人一间。”

    “嗯,那是四合院。”李善随口说:“这边是丁字房,也不错。”

    齐老六好奇的看着一张图纸,“郎君,这是胡凳?”

    “嗯,这是衣柜,这是五斗橱,这个架子是摆脸盆的。”李善兴致勃勃的解释,“齐六,你前些时日不是砍了好些木头嘛,先做几个送来试试。”

    凌敬微微蹙眉,胡凳胡桌向来在北地流行,难不成岭南也流行?

    马周倒是看中了个图纸,“这间宅子不错,中有空间,分上下两堂,还有前厅后院,四角为屋。”

    李善瞥了眼,“那个是徽州民居,建起来挺费事。”

    “就要这个!”

    “行行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