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初唐峥嵘 第145节

第(2/3)节
恩,早就分不清了。

    朱玮沉默了会儿,看着一旁的朱氏,“但此事已然如此……”

    朱氏低声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不可一概而论……让大郎处置吧。”

    自曾祖父一代,就是朱家的亲卫家将出身,一直持续到朱玮这一代,对朱氏、李善毕恭毕敬,但朱奇这一代人,不知晓内情,对朱氏、李善的态度,虽然从排斥到接纳,再到亲厚,但主要还是得益于东山寺买卖给村民带来的好处。

    在朱玮看来,儿子这是在作死,在早就不见昔日荣光的朱氏看来,情有可原,而在李善看来……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了。

    李善折腾出豆制品已经一年多了,村中很多人都知道工艺,到现在都没人跳出去单干,已经算是仁义了。

    弄出豆制品,李善本就是想赚第一桶金,从没想着以此发家。

    掀开帘子,看了眼趴在床上的朱奇,再看看边上的朱玮和朱氏,李善坦然直言,“其实若是某战死在山东,东山寺买卖自然是朱氏一族接手,而你是七伯之子,理应统总。”

    “绝无可能!”朱玮低喝道:“若是大郎……东山寺买卖亦是朱娘子处置!”

    “东山寺买卖能获利颇丰,主要还是因为东山酒楼。”

    “东西两市,酒肆林立,东山就酒楼何能独树一帜,揽尽风头?”

    “仅仅靠东山寺那些豆制品吗?”

    朱玮冷笑道:“那是因为有陇西李氏、太原王氏子弟,你有资格与他们并肩?”

    朱奇常年经商,但不过是个货郎,见识浅薄,但朱玮太清楚这里面的关节了,没有李楷、王仁表的庇护,东山酒楼早就灰飞烟灭。

    如果李善真的战死在山东,如果李楷、王仁表不念旧情,自然是要甩开朱家沟的,如果念旧情……更惨,怎么可能容忍朱奇夺走产业。

    当然了,朱玮更清楚,别说李楷、王仁表了,老主人的大郎君还在长安城呢。

    朱玮昨夜发狠抽儿子,一是因为品行,二是因为太蠢。

    “七伯,都说了小侄来处置。”李善将朱玮摁在座位上,笑道:“为了区区小事,朱三和齐老六居然拳脚相向,实在是……”

    听到这没头没尾的话,趴着的朱奇忍不住抬头看了眼。

    “齐老六那边某来处置,朱三这边……七伯下手也太狠了,就这么算了吧。”李善笑盈盈道:“这段时日,朱三要养伤,东山寺那边让朱石头、朱五帮衬。”

    朱氏微微颔首,既将事情含糊过去,但也让朱奇卸任,让已经投入李家门下的亲卫朱石头和朱玮的次子朱五来统总,力度分寸都把握的很好。

    朱玮惭愧的行了一礼,“多谢朱娘子,多谢大郎。”

    朱奇也明白过来了,昨夜父亲可是说过,今日要叫齐族中老人,齐议此事的,一旦如此,朱奇在族内可以说是没什么立足之地了。

    “一共两百三十七贯。”朱玮闷闷道:“容几日就送去。”

    “入公账吧。”朱氏摇头道。

    “罢了,就拿这笔钱,给村中每户换个灶台吧。”李善笑道:“此事就此作罢,日后谁都不提。”

    朱玮狠狠瞪了眼儿子,将朱氏、李善送出门。

    朱氏往左回家,而李善却往右走。

    “大郎,这是要去哪儿?”

    “七伯别管,小侄还有些许事。”李善笑容中带着丝阴冷,往前走了一段,一脚踢开一栋宅子的大门,“齐老六,滚出来!”

    还没起床的齐老六匆匆忙忙的裹了件衣服跑出来,“郎君有何吩咐?”

    李善摸了摸两个小男孩的脑袋,“怎么这么瘦?”

    “是水土不服吗?”

    “这几日吃得饱吗?”

    跟着齐老六投入李善门下的一共四十余人,大部分都是光棍,但也有些已经成家的,其中有六七个孩子。

    头发枯黄,身材瘦削的男孩挺着胸膛说:“郎君,吃得饱呢。”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