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53节
第(2/3)节
元吉是以粮草不济为借口推脱出兵的,最近七八天内,陕东道大行台连续调拨粮草,这方面的事务主要由李乾佑、荣九思负责,李善自然是要出力的。
一边做事,李善一边在心里想,刘黑闼还是挺牛的,十多天内拿下了半个河北,这下好了,李元吉那厮更不肯出头了。
“李县尉。”
“李县尉。”
李善眉头微皱,但很快就平复下来,像是没有听见似的只顾着低头,直到脚步声在身边停下,他才抬起头,平静的看着神色复杂的李德武,“县尉大人有事吩咐?”
听到这个称呼,李德武的神色也很平静,视线落在了算盘上,“听闻此乃岭南所出?”
李善咧咧嘴,露出个灿烂的笑容,“坊间传闻,此乃陇西李氏丹阳房秘传。”
李德武避开了对方的视线,觉得脸颊微微发热,就在一个月前,自己还在裴氏面前夸口赞许算盘。
这也是李德武最难想通的,你从哪儿学来的这些?
“听闻你借住东山寺?”
“是。”李善顿了顿,“前几日听闻,县尉大人是裴相快婿,不知居所何处?”
李德武脸一黑,他不信李善不知道自己还住在裴府,这是在嘲讽自己是个赘婿呢!
“对了,听说县尉大人前不久喜得麟儿,东山寺香火鼎盛,多有达官贵人为子女祈福,在寺内点长明灯。”
这次,两人的视线撞了撞才互相避开。
李德武的话意思很明显,你借住在东山寺,想必朱氏也在那儿吧!
而李善的回复带着毫不客气的狠劲,你拿我老娘威胁我,我就拿你儿子威胁你。
李德武面容僵硬的笑了笑,“等回京吧,若有闲暇当去东山寺礼佛。”
“不敢当,县尉大人客气了,回京后自然是小子先登门拜会。”李善笑容可掬,温和亲切。
旁边的书吏都听得莫名其妙,感觉到了什么,但也没发现什么。
县衙大院门口处。
“这么快?”于志宁看着手上已经签字画押的公文,诧异问:“才一个时辰就点验完毕?”
荣九思笑道:“粮草每车入库,均非定量,分数队清点入库,计算总量,十抽一查验,无差漏者赏,误者全队皆罚。”
于志宁在心里复盘了下,笑道:“久闻九思兄精于算学,名不虚传。”
粮草入库,每一车数量都是不同的,如果想当场清点入库,就需要一个精于算学而且心思敏捷的人在场。
荣九思脸稍微红了点,他虽然已经学了算盘,但打起来还是磕磕绊绊的,今日其实是李善操作,算盘都打得飞起来了。
这时候,李善正好出门,行礼道:“于学士,荣主簿。”
荣九思略略点头,“今日事毕了?”
“各式账册均清点完毕,按三万河东府兵,三千骑兵计,粮草尚能供给二十日。”
于志宁眯着眼打量着面前这个青年,他任职陕东道大行台度支郎中,虽然位置不算高,但权柄很重。
从去年到今年,从秦王到齐王,河北道唐军粮草供给都是陕东道提供的,于志宁就是实际的操作者,自然也精通算学。
计算出粮草供给时日,这并不难,但这是在粮草刚刚清点入库之后,短短一个时辰内完成这么多工作,难度就有点大了。
“九思兄,这位是令徒?”
荣九思的脸更红了,强撑着笑道:“这位是随军书吏,对了,仲谧兄,今日可有军报?”
于志宁又看了眼李善,才说:“赵州失守,主管周丰行战死。”
荣九思脸上神色有些复杂,赵州主管周丰行是太原老人,虽随秦王参加洛阳大战,但并未入秦王府,没想到此时战死河北。
于志宁小声和荣九思聊了几句河北战局,眼角余光扫见李善悄无声息的走出门去。
荣九思刚才的态度很有点令人费解,那位青年只观其言行举止,就知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