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46节
第(2/3)节
,其中不少都是孤儿,朱玮今日特地从中挑了四个送来服侍,李善是真的不想要……但礼法在先,长者赐不敢辞啊。
“如何安排的?”
“其中一个识字,安排在书房。”
“还有识字的?”李善有点意外,这个时代女子识字,不可能是寒门出身。
“河东道汾洲人氏,十四岁,遭突厥破家,其母携其与幼子南逃。”小蛮气鼓鼓的说:“七伯可没挑中她,自个儿跳出来的。”
李善瞥了眼小蛮,还挺有危机意识的,那今晚是不是可以换个芝士?
“不是挑了四个吗?”
“其余三个……还没灶台高,总不能去炊房吧。”
“那就你管着吧。”李善懒得管这些小事,“摆饭。”
不多时,两个仆妇捧着各式菜肴进来,仆人也去请了周赵来。
周赵此人,其他不论,确有才学,而且有理事之能,李善定下规矩,周超查漏补缺并指点村民,这几日也很是辛苦。
当然了,那张嘴还是那鸟样,一进门,周赵就皱眉,“某月钱十贯授经,这几日疲累至此,居然无酒?”
李善面无表情的冲着桌上努努下巴,简洁明了的说:“有红烧猪肉。”
周赵脸色登时惨白,瞥了眼就扭过头去,忍了又忍还是呕的一声……
那日盗匪来袭,李善随口一言,老范还真的将一锅猪肉都塞进周赵嘴里了。
然后……然后周赵好不容易缓过来,出了门正好撞见村中青壮正在斩杀俘虏,吐得是昏天黑地。
此时此刻,长安令李乾佑已经回了县衙,翻身下马进了门,一位中年人疾步而出,行礼道:“拜见上官。”
“你就是裴相快婿李德武?”李乾佑点头笑道:“县尉一职出缺已有两月,既然补上,当尽力而为。”
“上官主持,属下遵而行之。”李德武恭恭敬敬的又行了一礼,嘴里歌功颂德,他是个明白人,陇西李氏丹阳房,即使是前朝,也是自家够不上的门阀。
李乾佑心里有事,只寒暄了几句将人打发走,自己进了后院,“大郎,这些时日没去过朱家沟?”
李昭德这些天都在县衙帮忙,这也是世家子弟出仕后大都能有所作为的原因之一,听了这话纳闷道:“这些时日父亲忙碌,孩儿哪有空暇?”
看李乾佑不吭声,李昭德想了想,“城外难民作乱之前去过几次,有时候是和七兄一起,有时候是和孝卿兄一起,不过后来……”
后来李善和秦王府子弟打得火热,李楷是无所谓,但李昭德毕竟是齐王府子弟,自然是不好凑到一起的。
李乾佑沉默片刻后,低声吩咐,“五日后是你生辰,当请好友一聚。”
古今一致,生日自然是要请好友聚会的,但李乾佑特地点出来,李昭德当然知道这是在指李善。
想了想,李昭德躬身应是,补充道:“还请父亲示下。”
第六十九章招揽
书桌上整理的颇为整洁,几本经书被放在左侧,杂乱的草稿被叠放在一旁。
几日下来,李善明显察觉到这个十四岁的婢女对书房有诸多了解,笔墨纸砚放得恰到好处,让人使用起来相当的顺手。
砚滴磨墨、笔架分支、洗笔用纸,这些都是李善半懂不懂的,毕竟前世没经历过,而小蛮就别说了……歌舞堪称绝妙,这方面也是一窍不通,而这位十四岁的婢女处置的妥妥当当。
外间传来嘈杂声,李善放下书,叹了口气,“一群憨货。”
李宅本就在村子东头,位处水渠上游,离东潭不远,昨日李善提起日后取水烧水洗澡方便,朱玮立即让朱八领着难民将这一段水渠全都用青石砖砌起来。
其实没有太大的必要,东潭纳水,一方面在于调控水量,另一方面也有过滤的功能,李宅门口的水渠位处上游,水质不会差。
抬头看了眼垂手肃立的婢女,李善笑道:“倒是大家闺秀的模样。”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