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第154节

第(3/5)节
,刑部官吏也放松下来,手中政务飞快地处置而过。这些年大周大部分地方的情况都是相当不错的,刑部在过了某些特殊时间段后,需要处理的事情就会保持在一个标准的清水衙门。

    手头空闲下来,孟予也问:“秦王今天撞上什么好事了?”

    姬无拂道:“孟师傅猜一猜?”

    “我猜?”孟予唇角微微上扬,“秦王方才从徽猷殿出来,无非是从圣上处得了些不得了的承诺吧。”

    皇帝对小女儿的纵容举世皆知,在各地宗亲被不停地捞进新都住进十王宅的时候,唯有秦王还能奔赴各地四处撒欢。在妾臣看来,这其中或多或少有一些来自皇帝补偿意味,毕竟皇帝将储君先后许给了长子和次子,宋王也颇得重用,唯有亲生的幼子总是抽离在外,便是在刑部也由孟予做主,不像是个大权在握的亲王。

    “嘿嘿嘿。”姬无拂对孟妈妈微妙的形容感到满意,这么多年,无论是她深思熟虑的方案,还是异想天开的主意,从没被皇帝反对过,现在更是得了皇帝阿娘的肯定,这可比承诺对她的吸引力大得多,毕竟她从未被皇帝拒绝过。

    放下心结后,姬无拂令长史往裴家和谢家送了厚礼,修书一封告知老裴相亲事,并亲自登门拜访谢大学士和裴相,将面子上的事做足了,再与裴氏的伯母裴相商议,让年长两岁的谢氏先进门,明年再迎裴氏。

    裴相一概应允,生在这一百年是女子幸事,而男子身上那一丁点微小的不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谢大学士作为受益者,并不会计较自家孙男身上的一点得失。

    两门亲事的缔结,能够为秦王府带来一些好处,不说别的,至少姬无拂名义上的得力亲戚一下子充盈了,她与谢家、裴家的关系也到了前所未有的亲近程度。

    这种陌生人之间建立起来的莫名的亲密感,给姬无拂带来一点儿新的困惑,直到某一天她听人说起远嫁九黎的公子离世,她才恍然。

    自汉朝和亲事起,细究其中,和亲的主角到底是皇子还是宫人,实际上并无不同,从这个人被送出国门时就意味着抛弃。而这个背负和亲使命的人,承担的就是名义,是遮羞布,也是人质,更是自我安慰的良药。

    第268章

    刑部掌天下刑法,可谓是尚书省六部之中最为清闲的衙门了,且是一清水衙门。除过个别案子需要再审再查,再由刑部议论后再转交大理寺断定罪刑,大多案子大理寺都能处置妥帖。因而大多数的时候,刑部官员比起户部官员算是轻省许多。但也因此,每每逢国库吃紧,最先削了支度的,就是刑部。

    姬无拂坐镇刑部衙门,盖因尚未正式受刑部尚书正职,她并不轻易发言,大部分的工作和章程都是有旧例可以参考,再者孟予精通法典,向来有着断案无冤的声名,需要姬无拂亲自料理操心的事情实在不太多。

    或许是日子过得太舒心,隔壁临近衙门的官员终于看不下去了,向皇帝提出了另一项重大的事宜“重修法典”。修法的事情本该早日搬上日程,但在太子姬赤华主持修书完成大周礼后,接二连三的麻烦延后了这桩更大的麻烦事。而今人人都盯着户部即将出炉的税改,纷争无数,皇帝也终于打算分出部分官员来重修法典。

    真正让刑部繁忙起来的,正是皇帝下达的重修法典的诏书。姬无拂原先看太子姬赤华主持修礼时,整日就是在礼部衙门里坐镇,听听官员们辩论,以为这也是一桩清闲差事,等真落到自己手里,才明白其中的艰难。

    当胥吏第七次来向秦王确认某一处的律令格式时,秦王脸上很难再见到往日的轻松和惬意:“我记得这不是前日里才来问过,照着之前的样子不行吗?”

    胥吏相当为难:“秦王,诸司格式之文各有不同,平日里也就罢了,既是修法的大事,这上头差了一丁点,落到不同的人眼里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含义,天长日久之后相差可就大了。”

    姬无拂接过胥吏抄录的书卷,打开仔细研读两遍,果真有歧义,闭了闭眼,满心满眼的生无可恋:“这种东西也用
第(3/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