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第114节
第(2/4)节
昨日的歌曲。
剑是凶器也是礼器。大周官员位高者,持笏佩囊携腰品。腰品即是佩剑。镶嵌金银宝石的佩剑,剑身光亮,却是纯粹的装饰品,并未开刃。
阿四举剑起势,两袖翻飞,雪地上人影舞动、剑影含光。琴声作响时,阿四顺意回头,与姬若木相视一笑。
今夜好眠好梦。
天色尚且昏黑,山庄已经点起明灯。禁军与山庄仆役打理行装、搬运粮食,有人快步上马往鼎都方向报讯,也有向临县先行探路,一切都在尽可能的安静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蒙蒙亮时阿四起床更衣,开门之际,外面已经是整装待发的队伍。
姬若木披着狐裘站在廊下,听见声响侧首问:“阿四醒了?今天时间很紧,就不在屋里吃了,先上车吧。”
运粮的马车已经提前驶到山下,阿四与姬若木同车出发,下山与车队会和。比来时庞大一倍的队伍缓慢地起步,每辆车边都悬挂着一盏灯,摇摇晃晃向阿四牵挂的方向进发。
临县城墙下,三五十个仆役在搭建木棚,县衙的差役打着哈欠守候在一旁,三个大铁釜被架在新砌好的石炉上,就地取材融化雪水,再投入豆米煮成粥。
太阳升起前的冬天,实在太冷,熬粥的时间也被无限拉长。飘散出去的香气和温暖的火光吸引流浪者的目光。
车队就官道驶过临县外,阿四坐在车上,远远地望见那一幕,转头问长姊:“这是临县常有的做法吗?”
姬若木正闭目养神:“从前是没有的。应该是昨日我让人去城里找端王府送粮,被有心人看在眼里了。鼎都内的县令和临近的县令都是好差事,家里人多势众,消息也灵通。”
上行下效,也算不错。即使只是投机讨好,也能救活不少人。
阿四无意苛求,放下车帘不再探看:“那我们去哪儿?”
“去你认为最需要救助的地方。”
于是乎,队伍停在阿四心心念念的农庄外。
第191章
农庄内灯火通明,已经有不少粮袋堆积在庄内,部分粮食被分装在小袋中,部分用来蒸煮。庄内大多数阿四熟悉的面孔,搬运着意外的粮食和柴火,烧火做饭。
姬若木点了小队人马回京报讯,不止向宫中禀明行踪,也向端王府叫来帮手。如果由各大王府出人出力赈济,那样声势过大,反而不美。因此只当是太子出财帛购买,由嗣端王玉照的内人,王孺人家商铺提供米粮运送出城。
这世道,流民多,路上匪类成众,必得是养得起看家护院的大门户,才经得起大生意。
浩浩荡荡的车队融入农庄热火朝天的氛围,正在进行的准备工作以原先的数倍速度推进。附近的流民、贫民听到消息逐渐赶来,此处人烟愈见阜盛。
留下百许人守卫姬若木与阿四所在的马车,为安全着想,马车停在了路口边的矮坡上,借着密林避风,又能看清下方情形。
姬若木揣着手炉笑问阿四:“怎样?是不是心里舒坦许多?”
“嗯!”阿四扒拉车门远观,咧嘴笑道,“这就很好很好了。”
“能救多少就救多少,我们今日也算是尽力而为了,但求心安。”
腊月寒冬,姬若木素来是窝在宫里靠地龙火炉保暖度日,难得外出一趟,不免畏冷,示意阿四:“快快将车门合上,这点暖意都要跑没了。”
“这就关上。”阿四连忙关上门,可她又是个坐不住的,隔一会儿就要掀开车窗瞅瞅情况,顾及姬若木身体又迅速关上。
如此反复数次,阵阵寒风,姬若木失笑,自己裹裘保暖:“罢了,你就开着看吧。”
“我还是下去看看吧。”阿四做不出这样让阿姊平白因自己受冻的事儿,她自认不怕冷,又有之前在农庄的经验在,即刻就要下车相助。
姬若木拉住阿四的手臂,低声叹一气,不能放心:“外面人来人往,不算十分安全。今日我虽带你来了,却不能任由你这样出门去。”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