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第104节

第(3/5)节
业。”

    孟予就很不喜欢谢大学士对学生阅读上的限制:“正是你感兴趣,才该乘兴弄明白,将来也不会因这些鬼鬼神神的事糊弄。若是谢大学士那儿不许,来日我叫人去礼部取一些放在这儿给你看。”

    阿四美滋滋地谢过,哼着歌儿回到丹阳阁。

    晚膳之际,阿四专门与雪姑说一声:“我今后三五日里总有一日是在刑部的,且多备上一些,我与孟妈妈、同僚一起吃。”不好独自吃美食,留旁人吃简餐。

    雪姑应下:“这事我记下了。四娘平日与孟相相处也得注意口上,万不能当着其他人的面儿叫‘妈妈’。”

    妈妈这称呼,实在是极私人的,正如阿四面对外人,也会代称皇帝母亲为陛下。阿四在外,还是官称体面一些。

    孟予曾是阿四乳母,这并不是坏事,但强调乳母的关系,也是在向其他人强调孟予从前被抄没入宫的经历,虽其人不在意,却难免小人口业。

    “这我倒差点儿忘了。”阿四回顾往昔,确认自己没在外面说漏嘴。

    第175章

    阿四关于吴薇改姓案的批阅,孟予看过后一字未动地上交至御前。皇帝对自家孩子的性格是心中有数的,不必翻开就能猜中个七七八八。

    皇帝召来礼部尚书陈宣,令冬婳将书卷递送,笑道:“小儿无状,初出茅庐还需卿指教一二。这事就交由卿牵头,带着阿四去涨涨见闻吧。”

    陈宣连书卷都尚未打开,便受重任,自是俯首听令:“喏。”

    冬婳将人送出门外,犹带笑意:“四娘是个淘气性子,还请陈公多加海涵。陛下言明,四娘若有举止不当之处,听凭陈公责罚。”

    这是十足的客套话,陈宣笑着谢过提点。

    回到官署,陈宣再观书卷内容,只得苦笑:烫手山芋啊。

    路过的礼部侍郎见陈宣表情凝重,拉人往里间走,找个安静说话的屋子,笑道:“刚过年礼,我们这儿如今是最清闲的所在了,怎么陈礼部倒愁眉苦脸起来?”

    手中一纸是迟早瞒不住人的,陈宣也不避讳,将书卷递交礼部侍郎看了:“可见人终究是没有特别清闲的时候的,也不知该如何才能打消公主念头。”

    “什么事,竟能让陈公如此挠心?”礼部侍郎接过看了,笑叹,“这可不是能打消的事,要我说啊,陈公随公主去做吧。上头都没有驳回的事,还有谁能让公主回心转意?”

    陈宣头疼得厉害,连连摆手:“这头若是开了,不知晓后头多少骂名。这滑州司马出嫁夫家已三代,家中无人,连户大约都消去了。她以寡妇身份转身归家不是问题,可要带同样出嫁的孩子和外孙归家,那可就荒唐了。”

    不过陈宣的手,他大可当不知情。但要他亲自去做这件事,一不留神就是千古骂名。

    礼部侍郎是女人,显然不能共情男人的“荒唐”,笑道:“这有什么,便是陛下今日要翻出历代出降公主的后嗣全部改为姬姓,为妾臣的,也只有俯首拜谢圣恩的。”

    “……这是违背礼法的!”陈宣皱眉,“凡史书记载,再没有如此夺人子嗣、断人香火的事。”

    这就是说不通了。

    礼部侍郎不再劝,而是将书卷读了又读,反复思索了吴薇的家室,说道:“有一奥妙处,这吴薇独有一女,其女又只独女,落到古板人家里,从不肯承认女子和,不消数日就平了此案。”

    只要将这烫手山芋先丢出去,后头的事自有其他人跳出来顶包。

    “此后的事,如若都照此例来办,迟早是要出大乱子的。”陈宣摸着胡须,否了。

    “世上两全其美的事总是不多的。”礼部侍郎观陈宣面色,收了下面的话,微笑告辞,“下属是没什么好办法了。”

    礼部侍郎在衙门处理完闲事,又混过一天去,背着手回到家中,陪致仕的姑婆宋五吃过一顿晚膳。

    她雀跃的心思在衙门遮掩得好,却躲不开老人家的眼睛,宋五笑道:“你今日笑得和偷吃
第(3/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