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第93节
第(1/5)节
今日,诸宗亲不过是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宴会,臣下的男子作为陪侍忝居末座。即便是放开了说,这也是白身的小郎们占了便宜,寻常人家的男人求神拜佛也跨不进太极宫的门,而他们凭借出身能为座上宾,已是极大的天恩了。
周围人具是女人,且是身居高位的女人,小郎与其他同伴隔了不短的距离,交谈的声音甚至不能为其他小郎所耳闻。这位自珍自爱的小郎大概从没见过这样多的女人,他从未这样渺小过,神情转瞬怯怯下来,怔松了眉眼,耷拉眼角。
楚王终究是那个怜香惜玉的楚王,她宽容地原谅了蓝衣小郎的冒犯,付之一笑:“罢了,你才多大。”
千步廊上重重的踩踏声响起,在人人必须循规蹈矩的深宫中,能够这样奔跑的人屈指可数,太子没来得及回头,手臂就被抱住了,她侧身低头笑问:“阿四怎么走的这样急?太上皇已经离开了么?”
阿四坦荡道:“是呀,我听见这边有动静就跑过来了,阿姊们怎么都围在这儿?”
太子三言两语将事情给阿四解释清楚,又转头对小郎身后的掖庭女官说:“无知者不怪,只这样毛躁的心性留在宫里怕是不美,我记得银川郡王告病未能来赴宴,却也不好落了她那份,就将这位小郎赐为银川郡王孺人。”
掖庭女官应下:“喏。”蓝衣小郎登时瞪大双眼,不等他再张口,两宫人一左一右压着他叩首谢恩。
事情了却,太子便向诸位宗亲笑道:“剩下的,诸位姊妹莫要客气,只管选了去。事关我宗室血脉,必得尽善尽美,才好叫前头的百官放心。”
今天来的不只是宗室中的王爵,更多的是正当龄的王女。从前王女封正二品县主,近来皇帝也有改动的心思,是统一改成对应品级的公爵、侯爵,还是增加郡主、县主的封户,尚且未有定论。
但有一点是极明晰的,这回皇帝召集宗亲,全然是好事,没有半点儿不利的心思。即便是有,也只是打压一二宗室内偶有抬头的男人。
阿四目送宗亲们四散离开,问阿姊:“百官终归是人,一次性剥了这么多小郎来,会积怨吧?”
姬宴平哂笑:“或许吧。但他们又能做什么?负气辞官?自尽明志?陛下手中不会缺人用,少些事多的,也是好事情。”
朝堂之上,姬姓宗亲的力量太少,皇帝又不承认父家闵家,虽用内官牵制一二,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要不了多久,内官们也会各成其家,时间长了终究是官宦世家。
皇帝需要另一股力量入局,沉寂已久的宗亲正合适。之前不用,是宗亲中的男人心思太多,而今数十年过去,留下来的大都是拎得清的人。
阿四尚且不甚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但“一报还一报”的道理她还是清楚的。于是乎,阿四指着一众宗亲的背影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都是母亲生养的,既然得了人家的男儿,何不报偿男儿?”
“咦。”姬宴平难得露出点惊讶来。
姬赤华微笑:“小孩子的脑子就是好使,我们竟险些忘了这一茬。”
人心是很微妙的。圣人早八百年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她们这样一场宴会,好似平白夺取了臣下的男儿,免不了一些官员心中积怨。但要是姬家的男儿也同样离开家门,这份怨恨和不甘仿佛就会抚平很多。
近一些的例子有蜀汉的诸葛武侯,当年蜀国为了积累战争所需要的财富,压在百姓身上的赋税绝对称不上“仁”。诸葛丞相虽为一国丞相,至死家中不过三百田地。这种宰相与我等平民一样苦的假象,给蜀国带来长久的和平和安定。
直到诸葛丞相死后,刘禅耽于享乐、修缮宫室,令百姓见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落差,让一直贫困的百姓纷纷感念起诸葛丞相在世时的美好生活,自发祭奠。
阿四这一世的新脑瓜确实好用,学士们讲过的知识等闲不会忘记。她双手往身后一背,装模作样走起小方步:“哎呀,人都有母亲,母亲又有一半的概率会生男儿,这是人力所不能违抗的。
第(1/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