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第85节

第(4/5)节
相视,坐在阿四侧前方的学生问:“你也是被姚先生挑中就读学馆的学生吗?”

    从周围学生的解释中,阿四逐渐明白过来,参观学馆的女孩有可能会被教书的先生们看中旁听一二,如果有天分,就会被留下,过上吃穿不愁的学习生活。这对大部分百姓来说是个极大的诱惑。为此,每日中午出入学馆的母亲和女儿络绎不绝。阿四来得早,没碰上最热闹的时候。

    学生们都以为阿四也是这样被选中旁听的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起在这儿生活的种种好处,又把先生常考校的问题和回答的经验传授给阿四。直到先生再次进来,学生们才安静下来。

    临近吃点心的时间,阿四被姚先生叫出课堂,来到先生们休息的屋子。

    阿四毫不客气地坐在姚先生的位置上吃茶:“先生姓姚,分明是阿蕤的阿娘,你就是户部侍郎,怎么还糊弄我?”

    “我以为四娘认出我了,竟是没有么?”姚侍郎面上失落,打开竹木盒放在阿四面前,排列整齐的桃酥散发甜蜜的香气,姚家有个相当不错的白案,阿四曾随伴读姚蕤去她们家的学堂吃过的。

    阿四没想到姚侍郎自家开了学馆,还时常来这边的学馆帮忙,大概是极忙碌的人了。

    阿四鼓着脸吃点心,并不因为美食原谅:“我已经好好地听完一课了,先生明天就该在户部衙门拉着尚书等我去找人。”

    姚侍郎笑道:“近几日宋王手头有一桩事宜,尚书忙得脚不点地,这才空不出时间来,四娘七日后再来,我保证尚书在衙门内恭候四娘。”

    第142章

    作为亲姊妹,阿四想见一面姬宴平,可比巴望着户部尚书要牢靠得多。阿四离了学馆,径自拜访宋王府,此时姬宴平正在皇城内,是王府长史出面接待阿四。

    宋王长史向阿四见礼,请坐奉茶。

    阿四是宋王府的常客了,摆手道:“省去这套吧,我来问问阿姊最近忙什么呢?”

    亏得阿四年幼,又确实是熟识的人,否则再没有人能直愣愣上门直接向下属打听主家行踪的。

    宋王长史陪坐,道:“大王去年在边疆遇见一物,花开如雪、娇如白玉,当地百姓称之吉贝,多用来填衣裳,可免寒穷。回京时,大王带了一车,前些日子令王家娘子往各地去采买吉贝,近来是与户部商议着要让百姓种吉贝。”

    “吉贝?”阿四听描述感觉熟悉,这名称却闻所未闻,“那你取一些来给我瞅瞅。”

    宋王长史便让侍从呈上一朵雪白的绒花,阿四捏住搓了搓,柔软的棉絮手感实在不能更熟悉了。这不就是棉花么,要是真能推广开来,冬天一定能少冻死人。

    阿四喜笑颜开:“这是好物啊,原来阿姊近期忙的是这个?真是利民的大好事。”

    实际的用途和种植方式还需摸索,但不妨碍宋王长史拍马屁。

    宋王长史一拱手:“四娘眼光独到,定是不会有错的。”

    阿四就着吉贝和宋王长史聊的有来有回,不自觉说出些纺线织布的话,宋王长史听得连连称赞。

    棉花捻成纱线再织成布,是相当繁复的流程,阿四不知其中细则,却明白无论是丝绸、绢布、还是麻布,没有一样是能简单制作出来的,只要有一个开头,确认棉花是能用的东西,之后自有无数人前仆后继地去完善。

    半个时辰过去,手中的茶碗见底,阿四兴奋地发热的脑子也稍微冷静。告别宋王长史,阿四飘飘然离开宋王府,坐车回宫。一路上回想宋王长史可亲的模样,发觉她一点儿也不像是姬宴平时常抱怨的那样不近人情,还是很好说话的。

    也可能是这些长史多有两幅面孔,面对姬宴平不得不板起脸来获取一点重视,以免出口的话语都被当做耳边风。

    而带回棉花的姬宴平没有丝毫的开心,一连三日面无表情地坐在户部听一众官吏谈论推广吉贝种植的方法。

    一派表示应当强制大范围推广:“大多数的百姓是不能迅速理解我们的苦心的,必须用强硬地手
第(4/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