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第85节
第(2/5)节
没有再去翰林院顺手牵羊了,连院内的盆栽也没多给一眼。她还是头一次知道闵玄璧长久地送花行为,心下无语:“闵玄璧这样的清闲?”
这一刻,阿四反倒认真思索起闵家族老的提议。眼看这闵玄璧都要在宫室里关傻了,不如还是放出去吧。
“闵小郎聪慧,翰林院的学士都说再无可教授的,如今闵小郎除了学馆的课业,便是在院子里养花草。”雪姑却对闵小郎的行为表示认可,“既然四娘喜欢,闵小郎这份技艺也不算无用。”
深宫中若不找些事情做,该多少寂寞。闵小郎就选的很不错,至少知道要讨好前途远大的皇子。
但阿四显然无法理解:“我早就过了喜欢这些的时候了,反而很不能明白,养花养草的人是怎么入选为翰林学士的?”就养花学士那个德性,再看外头许多一生也走不进官场的女人,阿四情真意切地感到惋惜。
雪姑奇怪道:“翰林院原先就是选用偏门的人才为陛下解闷的,后来近些年才有了因才学而被陛下钦点为翰林学士的事。赏花是太上皇曾经的喜好,早几年就该被清退了,似乎是太子殿下看在四娘喜欢的份儿上,才叫人留下来的。”
竟是因为阿四时常去薅羊毛,才让这只老羊有了长久的工作?
现在老羊带出小羊,还要把养花的事业传承下去……起因只是阿四在翰林院多拿了两盆花。
一想到她让养花学士白吃了多少粮食,阿四就感到心痛,立刻亡羊补牢:“今后屋内再不放花草了,我看院子里的梧桐树尽够了,平日里放两盘果子我还能吃,花草中看不中用的。承欢殿送来的花也不许收了,都送回去。”
第141章
雪姑不明其意,先依照阿四的意愿让宫人将花草送回,从库房中寻出合适的摆件重新放好。一切妥当后,阿四这餐也吃完了,她视线扫过屋内的陈设,突然想到什么,问雪姑:“我有多少财帛呢?”
雪姑一愣,随后笑道:“四娘乍然一问,我确实是答不上来的。还需回去查一查账簿。”
“随便和我说一说吧,大概的数目就成。不用尺绢计数,用铜钱。”阿四吃饱喝足,预备数钱。
雪姑取茶炉为阿四端上一碗甜茶,慢慢说:“四娘满月便得公主爵,食实封一千户。每年所得租庸调换成尺绢,约莫万贯。再有四时八节陛下赏赐、太子殿下与诸王、宗亲以及诸官员赠礼,且有些不能论价的古玩珍宝,粗粗估计一年百金总是有的。金不大用来花销,却也有个大致的价格,一金当千贯,如此又是十万贯。再有永业田一百顷……四娘平日吃穿用度一概由内库拨送,平日里是无甚花费的。除去损耗,日积月累所得全换成铜钱,四娘库中有百万贯之巨。”
“这么多?”阿四险些喷出嘴里的甜汤,一贯约等于一银,大致能抵千文铜钱,时下米一斗便宜些不过十五文。她所拥有的财富,实在多得让她自己也惊讶。
连她都有这样庞大的惊人的财产,年长的皇室宗亲和经年的权贵世家手中所累积的怕不是一个天文数字。
雪姑在太极宫里二十年见识得太多,已经不会再对主家的财富升起惊讶的心思,只是非常平静地阐述。雪姑见阿四饮尽甜茶,顺手再添一勺:“四娘是有要用钱的地方吗?”
阿四捧着茶碗说:“嗯,我想在鼎都里选一宽阔院子,收养民间女子读书识字。本想着我是不是能养得起,现在看来就是千百个也是没问题的。”
知识改变命运,她顾及不到千万人,能帮到千百个人也是好的。
雪姑道:“鼎都内早有这样的所在了,是早年陛下设立的学馆,分文不取,便是先生都是弘文馆中调去的。”
初立时,其中多是庶民家的女儿,皇帝游历时捡回来的孩子们也都在那儿长大,时至今日,大多三十许,或是站在朝堂之上,或是远为一方母官。可惜经年累月,不免被有心人看中此间利益,能入学馆门的学生出身愈发好,如今多是富甲一方的巨贾和小官家的女儿了。
盖因都
第(2/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