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第66节
第(2/5)节
“猛然这样一问,我还真想不找。”姚蕤平日虽常旁听事务,却没有亲自处理过,因此也说不出什么合适的建议。
阿四难得有想去做的正经事,休息时拉着伴读们一并商量,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姚蕤回忆许久,想起一事来:“我家里确有一处是专门供学童读书的,每年秋闱之后我阿娘就要宴请考中乡贡的学子和学馆的生徒,今年的时日还未定下,不如就趁着八月二十那日我们出宫,一同去瞧一瞧,咱们想破了脑袋也未必有她们自个儿说得清楚。”
这倒是个实在法子,阿四当即道:“那就这么办,我们也穿得简便些,不必带上护卫,只当都是姚家的娘子,一并慰问。”
阿四已经从过往的经历中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金贵,因此提前和皇帝阿娘通气,再叫雪姑往户部寻姚侍郎说话。
此时鼎都中各大学馆的考试将将结束,太子偶然得知此事,与楚王笑言:“这消息可得传得慢一些,随四娘去做一场游戏,长大后可就难听人说实话了。”
姬赤华月份渐大,腹部却不怎么臃肿,行走间轻巧自如:“姚侍郎自知其苦,这方面也管得仔细,在她家寄读的小娘子家中也多是商贾,只盼着女儿能改换门庭。阿四大概是听不见什么的,不如我叫人去多说两句。”
第106章
姚家的富裕是被常挂在耳边的,马车到姚家门外,阿四却好半天才认出这小小的门楣,刚好足够通过马车的宽度,再没有多出一寸来。进门后倒宽敞许多,目光所及之处也并无逾距的摆设,力求简朴大方。
姚蕤等候已久,阿四一望见她就叫力士停车,也不必人来搀扶,跳下车拉着姚蕤手一起往里走:“约好要一起出门后,我心里总是记挂着。每日都期待万分,恨不得即刻就出门,好不容易等到今日,终于出来了。”
姚蕤领着阿四将院子四处都看遍,最后指着一处小门说:“那儿过去就是学子们暂住的地界。学馆是有单独朝外的门的,内里虽有这道门,但只做应急用,平日并不多走动。往年有高中的学子,也会反哺后来人,因此这两年学馆的开销自足,已经算不得是依靠我们家了。”比起前日里,姚蕤说起家中寄读的学子事宜头头是道,显然是特意向长辈打听过的。
阿四不急着跨过小门,照着柳娘教过的,问起姚家人:“我贸然上门,合该先见长者,你家大母可在么?”
姚蕤面色赧然:“大母今日往郊外去探亲了。”相处甚久,姚蕤知道阿四温和,将原委直接道明:“早年大母受过奚落,此后总羞惭出身微贱,即便是后来阿娘入朝,大母也忧惧连累阿娘。绝非是不愿见四娘,只是她年纪大了,而我也实在不忍违背。”
阿四诧异道:“竟有此事?那倒也无妨的。”
她见人一面,多是高坐着由人行礼。姚家老封君也是七老八十了,她也怪不落忍的,不见也好。
后来,阿四才从别处知道,鼎都内富商巨贾不在少数,以宴会招揽有识之士。姚蕤的大母是家中独子,宴请的事是做惯了的,后来也是在贡生中择一人入赘。那贡生多年不中,人至中年一朝中举便要做白眼狼,幸亏姚家还算有些家底,花钱消灾、平安和离。姚蕤的大母一直全心全意供养女儿姚沁,直至姚沁高中状元,又被淑太主相中做亲、步步高升,姚家才算是扬眉吐气了。
此后,姚蕤的大母再不见外客,凭心出游玩乐,装聋作哑不管外事。
阿四跟着姚蕤换了衣裳,两人年岁相差不大,阿四又长得快,乍一看犹如同家姊妹。换衣服的空隙,其他人陆陆续续也到了,姚家的侍女将新鲜出炉的茶点带上,簇拥着贵人们跨过小门,与小娘子们聚餐。
宫中吃食总要顾忌许多,民间的少了讲究,别有滋味。
阿四半点没有架子,快活地做姚家四娘,每吃一样点心就要向身边的姊妹推荐,或是和小娘子们言笑晏晏。
姚蕤事先功课做的扎实,能准确叫出每一个人名来,一场小宴吃得宾主尽欢,很有先辈们的风范。
第(2/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