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少年心事总是诗

第(3/4)节
怕腰疼。”

    黄昏大笑。

    学校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社会,里面的人怎么也比外面要单纯一些。这几年网上恋爱弄得要离婚的在老师中间占了一定的比例,并不是老师就比外面的人笨多少,实在是因为他们多少还保存着一点点心灵地纯洁,还有着单纯的精神交流的愿望。在网络上遇到一个谈得来的异性,立即激动了,认为遇到红颜(或者男颜)知己,就不顾一切地燃烧了。

    这种网络恋爱要放到社会上去,双方一见面,合适了,觉照睡,情照谈,天亮各自分手。下来再安排会面时间。

    离婚?先给我一百万安排家中的配偶和子女的生活先。大家都是成年人,现实点,离婚很麻烦的说。

    见了黄昏送上来地给养,众同学齐声欢呼。杨柳笑着说:“黄昏,你可真够意思。看来你也是一个有钱人。”

    “一般般地啦!偶系小中产阶级的啦!大家高兴就好的啦!”

    “你这个人说话怎么这种味道?”

    “诗写得怎么样了?”黄昏问。

    “差不多了。”杨柳将收上来的诗稿递给黄昏。自己坐在旁边和那群学生一起吞云吐雾去了。

    看不了几首,黄昏脑袋就涨大了一圈。不得不承认,他对朦胧诗和所谓的现代诗非常外行。那些字分开来每个都是在小学时学过的,可合在一起怎么也看不明白。相比之下,鞠草同学的大白话诗是如此的可爱和经典。

    “怎么样?”杨柳一根烟抽到屁股,又抽出一支点着了“很不错的香烟。我家老头子每天抽一包二块五地,想去偷都不好意思下手。”

    “少抽点。”黄昏善意地提醒,回答道:“这些诗都不好。”

    大概是因为接受了黄昏的贿略。杨柳不好意思反驳,反将了他一军:“我们都是新手,水平自然不能和著名诗人相比。要不你也写一首出来看看。你文笔不错。肯定行的。如果写得好,我在校刊上给你发表。对了。忘记和你说一件事情。诗刊社正在搞一期寒假大学生诗选刊。我们这期校刊也要送审,如果被人家看上了,没准会上杂志地。”

    “诗刊,没听说过,千字多少钱?”黄昏问。

    杨柳耐心地解释说诗刊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刊物,专门刊登现代诗,全国几万诗人都以上这个杂志为荣。不过稿费就寒碜了点,一首诗才二十来元rb。

    “这么点,没意思。”

    “可是。那是一种至高无上地荣誉啊!”所有的人都这么说。

    “你还是写一首看看吧,你行的。”杨柳目光炯炯地,用力地看着黄昏。

    “请不要用你那极富杀伤力的目光看着我。”黄昏投降了,说:“我写还不行吗?”

    反正自己脑袋里装了不少现代诗,随便抄一首出来好了,什么“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让他寻找光明。”之类。不过,这首诗好象政治色彩浓了点,咱们老百姓还是不谈政治的好。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现代诗发展了这么多年,流派无数。各领风骚三五天,你还弄不明白现在的读者(?专家吧?)喜欢什么类型。什么后现代流、生活流、意识流、下半身流、他们诗歌、口水派还是不要弄出来的好。既然要写,不,应该是抄袭,就要弄一首经典出来才好。

    黄昏回过头一想,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倒是出了不少优秀地现代诗。六七十年代的就算了。解放前的什么艾青、徐志摩、何其芳也很优秀。不过,那种大师级别的自己就不要再动了。真去抄袭人家,想想都觉得是一种亵渎。

    还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吧。

    就从朦胧诗起头。

    北岛,诗是好诗,不过太愤青;顾成,阿弥陀佛,死者为大,为尊者讳;舒婷,好,就致敬一下下。这个才女的作品文字优美、感情真挚,回味悠长,勘称诗歌界的夜莺,黄昏以前读的时候就被感动得不行。

    不过,这个李易安一样的食花女子也有慷慨激扬的诗句,比如那首祖国啊,我亲爱地祖国当时就让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