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7节

第(2/3)节
又觉得自己也不算寒酸,你看也有某些皇上,出门在外恨不得一毛不拔。

    梁夏觉得李钱在看自己,扭头望过去,李钱谄媚一笑,立马将茶碗双手捧起递到她手上,“主子先请。”

    梁夏狐疑着接过茶碗。

    “谢谢客官。”得了两个铜板简直是意外之喜,小姑娘双手拢着,笑着跟李钱道谢。

    九号没喝过凉茶,好奇地端起来嗅嗅,茶叶味很淡。抿了一口,倒是有清甜解渴的感觉。

    李钱也喝着凉茶,茶的好坏他自然分得出来。不过一文钱一碗的凉茶,再好喝也喝不出雨前龙井的滋味。

    当然,跟街两边的茶馆比起来,这种街边大树下的凉茶铺子的受众也不是喝惯了好茶的达官贵人,而是赶路的行人跟周边做苦力的百姓,坐在这儿喝碗凉茶也能顺势歇歇。

    李钱环视一圈,见铺子里坐着扯着衣襟乘凉的百姓,心里竟隐隐约约猜到了大夏来这儿的原因。

    夏季天热,可百姓白日依旧讨生活,辛劳一天,唯有黄昏时坐在这儿喝两口凉茶唠唠闲话,才是最痛快的时候。

    所以她们在这儿,是看民生。

    李钱看向梁夏,猜测着,“主子是想看看江州百姓生活的如何?”

    梁夏抿了口凉茶,“是,也不是。”

    她示意李钱往旁边听。

    坐在她们隔壁桌的是两个中年女人,正说着杂税的事情。

    “我倒是不知道,出城跟进城还要收税,”说话的人嘟囔着脸,“真是为了收钱,朝廷什么税目名字都能编出来。”

    李钱纳闷,朝廷什么时候收这种琐碎的税了?

    “咱这儿还是好的,听说别的州,连门口有牛粪都要扣钱收税。种地收税,卖菜收税,摆摊收税,连自己去河里多摸了几条鱼上山多捡了几根柴都要收税,这是活生生要用税把人逼死啊。”

    “也没听说要打仗,这税怎么就越收越多了呢。”

    以前都是快打仗的时候,朝廷国库缺钱,才会变相增税,用收来的钱增援边疆。如今大梁还算太平,从未听说要开战,但这两年,税目是越收越多。

    百姓还不能问,问就是朝廷的意思,敢违抗的全都当成抗旨处理。

    要不是税目增多,江南这边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流民。跟其他州比起来,江州算是好到没边了。

    只是这样的好日子却让人提心吊胆惶惶不安,因为周边的州都那样了,江州又能撑到什么时候呢,到时候她们会跟其他州的百姓一样,变得流离失所。

    李钱没忍住,捧着茶碗扭过身,问那两人,“朝廷什么时候收过这些税啊?我在京城真是前所未闻,听都没听过。”

    两人见他虽是老头,但面貌不错衣料不差,又是京城来的,猜到非富即贵,不由嗤笑一声,语气不好,“这些税目都是针对我们普通百姓的,你们没听过也正常。”

    也就是说,杂税只针对百姓。

    李钱看向梁夏,梁夏也跟着他端着碗扭过身,“那收税的时候,你们见过朝廷发的公告了吗?上面有没有盖皇上的印章?”

    那两人还真想了想,其中一个说,“我见过,我在别处跑船做工的时候,见有个州因为收税百姓闹得凶,府衙就把朝廷的公告贴出来了,甚至当街扣走几个带头闹事的百姓。”

    “至于你说的印章,”她缓慢摇头,皱眉说道:“好像是没有。对,只有一张白纸写了字,没有什么章。”

    她识字不多,看红章还是认识的。

    梁夏了然,谢过两人后,扭过身跟李钱说,“收税的公告是地方政府私造的,杂税的科目也是地方自己的主意。”

    李钱听完这话脸色刷白,夏日的热意在黄昏时犹在,可李钱却惊出半身冷汗,压低声音道:“地方收税却没上报朝廷,而是偷偷把这笔钱昧了下来,她们,她们是要……”

    梁夏接话,“是要造-反。”

    地方上多了钱,能用在哪里?总不可能用在民生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