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1节

第(2/3)节
去赵家把赵军留堂的事说了,叶文静让朱英盛安心回家吃饭,赵军那边她让警卫员跑一趟,朱英盛这才到家吃饭又休息了一会,最终还是打算早点去学校给赵军补课。

    他想好了,今后要超前给赵军多补一点课,不然再遇到今天这种情况,岂不是又要被留堂。

    留堂也太耽搁他们玩耍了。

    王蔓云听清朱英盛的解释,就知道老师这次对两个孩子下狠手了,这哪里是惩罚赵军一人,分明就是连朱英盛也惩罚了。

    而是还是让朱英盛甘愿受罚。

    对于这个老师,王蔓云还挺欣赏,而且她也觉得昨天确实有点惯孩子,我们当家长的也应该反省,于是点头道:“去吧。”

    朱英盛背着书包跑了。

    书包在他背上一跳一跳的,很可爱。

    自从朱家两个孩子与赵军背上王蔓云特制的书包,一直流行着斜挎军用书包的事在大院就发生了转变,不少心灵手巧的家长也给自家孩子缝制了朱家兄弟俩差不多的书包。

    孩子们更加的喜欢。

    王蔓云是在朱英盛去上学后就又忙碌起来的,要是不快点,蟹黄包可就不能在晚餐时候送到周卫军与朱英华的手上。

    需要煸炒的食材煸炒好放凉,最后跟所有需要用上的食材混合拌成馅料,凝固好的皮冻切成合适的块状,待用。

    一切准备好,王蔓云把发好的面团再次揉排气,最后切成剂子包包子。

    她做的是两种包子。

    一种蟹黄汤包,一种蟹黄包。

    馅料虽然略微有区别,但螃蟹这味食材是必不可少的。

    蟹黄包个头小一点,捏成标准的十八个褶子,至于蟹黄汤包,这就不一样了,这种包子要包得跟手掌般大小,十八个褶子根本就捏不下来。

    王蔓云手巧,只要材料准备全,包起来就快了。

    她一边包,一边烧水准备蒸包子,这么多食材,一锅两锅的蒸不出来的,要不是不好去食堂麻烦人,她都想去借大锅了。

    食堂那种大锅,她包的包子一锅都不够蒸。

    不过锅小有锅小的好处,那就是可以把送去野战的先蒸出来。

    朱正毅的警卫员刘安平四点的时候准时到了朱家,他今天要送材料去野战,顺便过来把王蔓云蒸好的包子带上。

    王蔓云用面盆装了满满一盆。

    除了有朱英华与周卫军的,照顾人的周卫国与刘医生也有,至于送包子的小刘,当然也有份。

    小刘认真听着王蔓云的交代,鼻子间闻着包子的香气,暗中忍不住吞了好次口水,太香了,他从来没有闻过这么香的包子。

    “为了防止冷了味道打折扣,我用小棉被包着,到了野战见到人再打开。”王蔓云不是为了预防小刘先吃包子,而是事实。

    从这里去野战开车得一小时,要是提前打开泄了热气,这种天气,到目的地估计就凉透了,所以一定要用小棉被包裹,半途别打开。

    “保证完成任务。”

    小刘郑重接过王蔓云递来的面盆上车,几秒钟后,车飞速而去。

    王蔓云送走了小刘,看了看天色,没有马上蒸下一锅包子,而是收拾了一下,出门去了范家。

    昨天她可是自告奋勇要去范家了解情况的。

    面对上门的王蔓云,孟娟愣了一下,赶紧把人请进了家门,不等王蔓云开口,她先再次道歉起来,“同志,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也没想到问梅突然就犯了轴,我还以为她已经好了。”

    王蔓云一听这话就知道范问梅不是天生脑子有问题。

    “孟娟同志,能说说具体情况吗?”

    她猜到事情可能会牵扯到隐私,赶紧又补充了一句,“我们军分区有位刘医生,医术非常好,不仅手术做得好,中医方面也非常不错,我身体就是他调理的,很有成效。”

    “真的?”

    孟娟惊诧地看着王蔓云,眼里涌现了希望。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