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三十八章:天下太平(大结局上)

第(3/4)节
学,牛顿留下!”

    教室中的那些学生哗的一下一哄而散。

    当所有人都离开之后,老师看着牛顿,问道:“你刚才在干什么?”

    “没什么!”牛顿说着一口比较蹩脚的汉语。

    “没什么?没什么不好好听讲?”老师眉头一挑,脸色阴冷了下来。

    牛顿低着头,站在老师的身后,“老师我错了,以后不敢这样做了!”

    “知错就改乃是好孩子,你母亲独自一人将你养大,费尽千辛万苦,你可要好好学习,如果你学习好的话,以后说不定能去华夏,说不定还能去华夏上大学!”老师语重心长的说道。

    牛顿的眼睛亮了,他看向老师,“这是真的吗?我以后真的能去吗?”

    牛顿的年龄不大,再加上战事结束的很快以及这几年的灌输,已经改变了牛顿的想法。

    学校的老师将华夏描绘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在这几年灌输下,已经深深的烙在了牛顿的心里。

    牛顿是个单亲孩子,家里很穷,再加上前几年的战事,家里已经穷的揭不开锅了。

    如今母亲也生病了,这让年轻的牛顿心情非常郁闷。

    “如果你学习好的话,我可以给你申请奖学金,估计会解决你家的困难!”老师说道。

    老师对牛顿的家庭环境也有几分了解。

    “多谢老师!”

    牛顿按照儒家文化的样子,恭恭敬敬的冲着老师行了一礼。

    看着这个样子的牛顿,老师捋着下巴上的胡子,笑了起来。

    转眼之间已经是启元十六年,赵文的那些儿子里,最先出生的那些已经达到了就藩的年龄。

    在就藩之前,赵文给他们举行了婚礼。

    这都是赵文的孩子,赵文不可能让他们就藩了还没有结婚。

    启元十六年八月初六,秋高气爽天正凉,赵文来到了天津港。

    此时的天津港上彩旗密布,龙旗招展。

    赵文站在港口上,在他的身后是李小颖海兰珠等后宫妃子,在他的前面是这次前去就藩的儿子。

    其中,站在最前面的是赵文的二儿子赵铭景。

    此时的赵铭景已经是一个翩翩少年,风华正茂,唇红齿白。

    在他的身后站着一个比他年龄小的女孩,那是他的新婚妻子。

    “这一路山高水长,要好好照顾自己。去了那边之后,要好好的,要善待下面的百姓。

    ……

    过一阵子,我打算将铺设海底电缆的事情提上日程。到了那个时候,就算相隔万里,也可以随时通话了。

    ……”

    赵文有些婆婆妈妈,不停的说着。

    “要是生了孩子,一定要回来一趟,让我看看!

    当年你还没有我的小腿高,现在已经比我还高了,真好!

    小时候的你,可真不让人省心,这一眨眼的功夫,你都这般大了,我已经老了!”

    人之离别话语多,赵文看着自己的儿子,满腔话语怎么说也说不完。

    站在赵文身后的海兰珠早已哭成了泪人,这是她的儿子,她知道早晚会有这天,可突然来临,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爹,您就放心吧。虎父无犬子,我绝对不会丢了您的脸。

    去了那里之后,我定然会像爹一样艰苦奋斗!

    爹,我这一去山高水长,以后不能在爹面前尽孝了,爹,娘,你们要保重啊!”

    之前一直笑眯眯的赵铭景终于绷不住了,他跪在赵文的面前,冲着赵文和赵文身后的海兰珠磕头。

    泪水从赵铭景的眼眶中流出,已然泣不成声。

    “爹,娘,保重!孩儿去了!”赵铭景站了起来,抹掉眼角的泪水。

    “孩儿啊,到了之后,一定要差人送个信回来啊!”海兰珠冲着赵铭景喊道。

    赵铭景重重的一点头。

    半个时辰后,赵文以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