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1章

第(1/2)节
    老夫人做出头疼的样子。

    这半年里她不好受,补药是成日成日的饮,但不见成效。

    烦心事太多,她瘦了不少。

    可太医不是没来过府上,只是去了北院,大医看不出大碍。

    王太医同她说:“宋大人的性子你自是清楚的,他性子太平,少了一段记忆,于他而言……他怕是觉得无碍。”

    “……”

    老夫人心里清楚,说到底,还是知礼自己不在意记忆。

    她渐渐歇了这个心思。

    沉默了会儿,不知想起什么,她忽而开口问:“尸体找到了吗?”

    李嬷嬷摇头。

    初春的天气,比冬日里要适宜许多。

    今日早朝,因春节被耽搁的私盐一案惹得圣上众怒。

    清浙一代的盐商实在太多,而知县收了钱,同盐商串通,也早已是一伙的人。

    圣上将此事全权交给大理寺。

    想要彻查此案,便免不了要去江州一趟。

    下朝后,沈确照常去了大理寺,找王大人谈及此事。

    谈及江州,王大人面色却轻松:“有宋大人在,我还用担心这些小事?”

    沈确有些惊讶:“圣上真让他去?”

    “宋大人现如今已恢复,圣上也放宽了心,王太医不是说,记忆于他,并非重要。”

    “行吧……”沈确耸耸肩,有些好奇:“刚没认真听,去哪儿?”

    “仙凤,白淮……”王大人想了想:“哦,还有江阳。”

    第75章

    头一批白茶在四月初进行采摘。

    四月初的天气已经回温,云层不在是黯淡的,偶尔也会有晴天。

    整个腊月,陈在溪都乖乖呆在闺中,她终于度过了漫长的冬季,身形消瘦了不少。

    在闺中的日子闷透了,她还没忘记采茶的事。

    早起用完药,陈在溪便期待道:“舅母,舅舅昨日说要采茶了,在溪可以去看看吗?”

    沈岚便转过头看陈在溪。

    女孩声音清脆,好不容易有了些生气。

    春日里的光落在她颈侧,将她肌肤映照得透亮,却是纤弱的,易碎的。

    沈岚叹气,刚想说些什么,便察觉到衣袖被人扯住。

    陈在溪捏着她的衣袖,轻轻晃荡:“舅母,在溪已经好了许多了,夜里也不会在被梦惊醒。”

    她一撒娇,沈岚便不说什么了,只是拿起一旁的红木梳,替她顺发。

    江阳的女子,习惯将头发梳在一侧编成麻花辫,稍讲究些的,还会在辫中加一根绸带。

    正是春日,沈岚从屉中挑了根绿色的,将它同女孩发丝缠在一起。

    等将发编好,她看着陈在溪,叮嘱:“那便去半日,晚间来医馆,舅母带你和木木去食饭。”

    陈在溪点头,一双眸在光下灵动,是极乖巧的模样。

    沈岚看着她,心里又是一阵酸涩。

    这些年终究是苦了孩子。

    在溪是知允唯一的孩子,知允走后,她同林渝也曾找人打探过。

    可景江里都念郑氏的好,她那时太忙碌,便也信以为真。

    哪知郑氏这般怀心肠,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思及,沈岚有些心疼,站起身送她:“既是要去,舅母让你舅舅找人来接你。”

    林家的宅院不大,但院中被打理的极好,一到春日,各色花都盛开了。

    临走前,陈在溪照常给花浇水。

    这是她第一次去茶山,去舅舅口中的“绿海”。

    山路有些崎岖,陈在溪许久未出门,稍微有些吃不消。

    等下马车时,她面色苍白起来,只站在原地缓了好一会儿,才敢抬步往前走。

    抬步时,她目光落在眼前的茶山上,陈在溪恍然意识到自己站在春光之下。

    高山之上,茶树一层一层递延下来。这样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