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58节

第(3/4)节
了广州南边,也在那里设立了东莞县,并且后世一直沿用。

    因为他们是逃亡过来,一时没有土地也没有收入,加上当时所有人都希望能打回北方去,所以需要安抚他们,于是这些侨居异地的士族们,都是另外一套户籍,不归本地郡县管辖,也不负担国家的税役。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待就是两百余年,南朝再没能打回北方,他们也在当地安居,开垦或者兼并新的田地,而且在两百年的繁衍中越生越多,成为南朝内部强大顽固的内疾。

    于是南朝在这两百年中一次又一次地“土断”,想要撤销侨籍,把这些人编到当地,但他们势力强大,每次朝廷都是挑其中一部分软柿子处理,然后留下一部分,这些人又繁衍生息到国内承受不了时,再土断一次。

    萧君泽完全可以再推行全国土断,把户籍重新查定,不只如此,他还可以做得更激烈一些,比如把各地土地重新清查,要求各地举报隐匿土地,告密者可以得到一半的土地做为奖励……

    不止如此,思路一打开,他还可以做更多事,比如把科举直接拿出来,又或者把那个修法大会弄出来,找些不得志的底层人士煽动一番矛盾……

    “陛下不可!”崔曜急忙劝阻,“这样子弄,你要是坚持不到咱们北朝打过去怎么办?”

    遭了,给陛下把思想打开了。

    萧君泽摸了摸鼻子:“哦,这也有道理。”

    崔曜松了一口气:“陛下大可以先用土断来瓦解民心,这样既伤了民心,北朝过来时,收拾民心也更容易些。”

    既然南朝是要灭亡的,那烧一把火也是应该,就当是提前练习了。

    萧君泽托着头:“只是这样的话,又要去说服萧衍了,你都不知道,他如今是越来越拿乔了,这次的拖他下水,他肯定又要各种借口理由阴阳我,而且光他还不够,得找舅舅也帮个忙。”

    舅舅最近身子骨似乎好些了,有他看着,很多事情倒是容易许多。

    “可是陛下,”崔曜迟疑道,“您总不能又回建康城吧?当初没有立国,您不在还有些理由,如今已经有国号,百官,再像从前一般,动不动就离朝一年半载,实在是说不过去啊。”

    萧君泽淡定道:“我会暂时留下,把内阁组好,处理好事务,再以巡游为名离开一段时间。”

    他的内阁和资本主义那种还是有区别,有点类似于明朝的内阁,但并不像明朝那样,都是文官大学士,而是有一部分军中将领,明朝皇帝时常几十年不上朝,靠的也是这种内阁。

    他倒是想弄个西方国家那种内阁,毕竟再差的资本主义也好过封建,但可惜的是目前是连蒸汽机都没有出现的中古时代,根本没有能支持各地选举的生产力基础,当没有足够的思想启蒙支持时,是不可能有指哪打的基层组织的——普通的农人可不懂什么阶级,他们只相信宗族血亲。

    至于工人,在他二十年的精心培育下,如今整个北朝南朝的正式工人加起来,终于突破了四十万,占人口总量的百十分之一都没有,就别提什么工人组织了。

    所以,他和崔曜谈起了组阁名单,至于内阁官职,用大学士这个官名显得太文化了,崔曜提议用“九卿”来命名,比如他觉得自己的位置,可以当个“首卿”,萧衍也算有功,当个“次卿”还是够的,贺欢什么的要是想进去,就只能是“季卿”或者“长卿”“少卿”“贵卿”……

    萧君泽看着崔曜那兴奋的模样,微微挑眉,调侃道:“怎么跟后宫封妃似的,还定出高下来了。”

    “这,群臣本就是陛下您的人,只是分内外罢了,”崔曜理直气壮道,“臣侥幸有丞相之责,自应主外,操持朝中杂务,贺、贺将军主内,本就是正理。”

    萧君泽看他神采飞扬的模样,笑了笑:“嗯,你说得有理,就设九卿。”

    嗯,这么多年,自家崔曜兢兢业业,给个首卿,合理!

    -

    送走了崔曜,很快,北方的更多的消息送了过来。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