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之五十三 京官乱(求月票)

第(2/4)节
个儒生应有的臭脾气,尚若水一开始听说弟弟不读书却转行去经商后指着南方把他痛骂了一顿,恨他不争气,但五个月后收到第二笔共五千五百两银子的汇款时,他不说话了,再过半年又收到了一万一千两银子,这时尚若水终于颔首说:“若正啊,虽然轻浮了点,但本质还是好的。”

    有了这样一笔固定的大钱后,尚家的生活状况就完全改观了,由拮据变为小康,由小康变为大康,慢慢地又变得阔绰起来。他全家都称赞起远在南方的这个二老爷,就连他那个在尚若正卖地出海时曾骂尚若正不得好死的老婆,这时也开口闭口把小叔子夸个没完了。

    就是有一单坏处,尚若正在附来银子的同时,常常在信里委婉劝乃兄多为李彦直一派说话,因他很清楚,自己能在南洋靠的正是这一派的势力,就算不讲恩情,单论利益,尚家也该帮李彦直一派撑撑场面啊。

    可是尚若水不,他回信把尚若正给斥责了一顿,说他发了点小财就忘了圣人的教诲,“君子言义而已,何必言利?余当年教汝读书,用心谆谆,所为何来?如今汝得了蝇头小利,便将安身立命之根本大义尽数抛之脑后,堕落如此,尚家列祖列宗地下有灵,亦将以汝为不肖子!”

    而在官场上,尚若水也秉持这样的论调,常常和李彦直一派对着干,似乎非如此不足以表明自己向义不向利的清高。

    有时候他老婆也劝他说:“当家的,现在咱们是靠着开海才过上了好日子,你就算不帮那位李侯爷说话,至少能不能少骂他两句?”

    结果却被她丈夫痛批了一顿,大骂她:“尔妇人何知!”

    他老婆不敢再开口,转身打理小叔汇来的钱去了。

    尚若水舒心的日子就这么过了三四年,老婆伸手收钱,他张嘴骂人,要日子有日子,要痛快有痛快,言官做到了这份上,真是夫复何求啊。

    尤其是最近一年多,随着李彦直丁忧下野,徐阶独木立朝渐显艰难,保皇派开始抬头,而尚若水也是保皇派中的一员,他忠字当头,已经连上了三道奏疏,请首辅大臣归政于天子。

    徐阶把他恨得要死,可又拿他没办法,因为朝中这样的人并不止尚若水一个,就算花了大力气把他给整下来也没用的,还会有第二个尚若水、第三个尚若水冒出来。这些年徐阶遍引私人,安插到各个要害部门,但仍然无法完全控制住大明帝国的庞大官网,到了近几个月,“归政于天子”的主张更成了大势所趋,李彦直一派对士林舆论的控制力不强,徐阶一派也挡不住这股潮流,眼看群言汹汹,徐阶再不还政于天子地位只怕自己也要不保了,尚若水等决定趁热打铁,再来一个联名上奏,发动一次空前的大攻势!

    他心里浮现出徐阶被迫归政、皇帝点名嘉奖自己的场景,想起从此青史留名,永垂不朽,尚若水嘴角忍不住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这个时候,朱载垕也正在宫里等着呢,最近帮他说话的奏折是越来越多了,一开始徐阶还压下几本,呈上几本,最近却多到徐阶压都压不住,朱载垕每天上朝的时候都在数徐阶鬓角的白发,每次都发现多了十几根,他很清楚,再这么来几轮,徐阶多半就扛不住了。

    三更了,该准备上朝了,尚若水穿好了衣服,瞑目养了会神,便起身出门,会了年兄同僚,互通消息,御史刘左予低声问他:“今天参不参?”

    尚若水嘿了一下,袖子里露出折子来,刘左予也把袖子一提,里头也有一份折子,两人对望一眼,同时会心一笑。

    上朝,叩拜,太监宣科:“众卿家有事奏表,无事退朝——”

    十几个官员一起叫道:“臣有本——”

    朱载垕大喜,徐阶却皱起了眉头,低声道:“规矩都没了!”朱载垕却道:“不要紧,不要紧,呈上来!”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了急报,朱载垕心想管他什么急报,先看奏表再说,谁知那急报却来得好生猛恶,信使闯上殿来,气喘吁吁地奉上了鸡毛信——很明显这是加急的军情!

    “怎么了?”朱载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