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三十八 帝统(求月票)
第(3/4)节
个联起手来倾轧李本,士林清流马上就会有强烈的反弹!
而徐阶呢?他当时竟然也沉默了!
“看来监国登基的条件还是不太成熟啊!”当天晚上,在密室之内,风启对蒋逸凡息着,说:“如果现在徐阁老强行扶裕王上位,只怕会给他自己留下很大的后患——从来违逆众议废立君主的大臣,无论是废还是立,很少会有好下场的。”
大明朝廷不是汉末朝廷,徐阶不是董卓,李彦直也不是吕布,他们两个当然不可能干出那种把文武百官拉上殿,谁不服自己徐阶就让李彦直拿鸟铳崩了他的事!
“如果用强的话,虽然以当前的局势来说,我们还是可以硬将皇帝抬上宝座,但那样一来我们就会陷身于一轮接一轮的朝争之中,非到将所有反对派清洗干净,绝无余暇去整理东南。而且以我们现在的政治根基,在北京这个地方跟人斗法,还不见得就一定能赢到最后呢!”
李彦直默然,蒋逸凡道:“那你的意思是,就这么算了?”
“进一步焦头烂额,退一步海阔天空!”风启道:“京师是天下官僚的聚处,老旧众多,这类人是杀不干净,赶不尽绝的!若要行强用烈,不过是走上王直的老路,或者如董卓那般,把整座都城都烧了——但那样的局面岂是咱们愿意看到的?就是把这些人都清洗掉了,咱们新派的人马暂时也接替不了这个旧朝廷,天下马上就要大乱!继续在中枢纠缠下去,只会误了东南的大事。”
蒋逸凡道:“但是帝统这边若是留下个隐患,将来也是个大麻烦啊。”
风启道:“大明是久病之身,从头脑到心腹到四肢,没有不溃烂的地方!你要想一下子把病全治好了,那是做梦!因此咱们只能选择其中一处先治理好了,然后再循序渐进,疗养全身。中枢这边的争斗是生死之争,人人都盯着,若是纠缠在这里,十年之内咱们什么都不用做了!我认为不如避实就虚,且让北京这池浑水继续浑下去,咱们却先挟中央之威权以临东海,到海上另开一片新天地!我等乃初升旭日,那些破旧官僚却是暮色余晖,只要海禁一开,多一天的积累,我们便多一分力量,等咱们手头钱也有了,人也齐备了,那时再挟新风以破陈俗,反过来以干京师,到时那帮老不死还如何是我们的对手?此为反客为主之计!”
李彦直深以为然,蒋逸凡问:“但万一咱们走了以后,中枢这边就出了事,那可怎么办?”
“不怕!”李彦直这时颜色稍舒,说道:“只要给我一年的时间,我便能把大员、吕宋全整合进来,新的市舶司一开,自然而然也会有一股新的大势力出来,正如风启所说,那时候我们有兵有钱又有人,又远在海疆,中枢再要动我们可就没那么容易了!等咱们在东南的根基一稳,那时别说现在北京的这帮王公大臣,就是真让皇帝回来了也奈何我们不得!咱们这次进京,求的就是一个威临东海的名分,现在名分已经到手,再耽搁下去只会误事!”
三人商议妥帖之后,李彦直便夤夜入徐府商议,徐阶听了心头一喜,暗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原来他也决定了要先从外围入手,即由自己稳住中枢,而放李彦直出去立功——李彦直是他的人,李彦直的功劳就是他的功劳。这是先取外围,然后反过来巩固中央权威。
而且由于他和王直有过接触,所以他心中有个判断,认为嘉靖在王直手里是凶多吉少!而且时间拖得越长,嘉靖生还的机会就越渺茫
如果海盗们杀了嘉靖,到时候裕王再登基不但名正言顺,而且文官集团也不会分裂——当然,像这样的话,徐阶连对着李彦直时也不回说的。不过基于这个判断,徐阶决定不急着拥裕王登基。
李彦直又道:“我如今别的不怕,就怕王直带了陛下,却闯到南京去了,那时只怕会有些麻烦。”
“这个我早有准备!”徐阶笑道:“我早已票拟旨意,传令凡沿海州县卫所不许海贼上岸,至于南京的守备、大臣亦已撤换,王直要进南京,除非直接攻破城池,但那样不过是把他在京城的事情重复一遍,掀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