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侯老爷子丧
第(2/3)节
,离开了床前,边上的玉夫人又坐到了原来的位置上,伸手紧紧的握着侯老爷子的手,那神情似乎怕一撒手,侯老爷子就要远去似的。
不一会儿,侯家的三代和四代公子姑娘都走进了屋,围在侯老爷了床前,侯老爷子一个个的看过去,脸上是一片慈祥的微笑,他颤抖着手伸到一边的枕头底下,玉夫人连忙帮着,拿出来的是一大叠子红纸包。
侯老爷了推着玉夫人的手:“这是今年过年的压岁钱,帮我给孩子们发了,这以后可就没了。”
立时屋里一片抽泣声。
玉夫人颤抖着手,拿着红纸包挨个的发,小一点的孩子还有些蒙懂,而大一点的孩子却已跪趴在地。
玉夫人发完红包,回到床前,老爷子仍是一脸微笑着,可是却已气息全无。
“老爷……”玉夫人喃喃的,好一会儿,却是泪如泉涌,发出一声更悲的叫声,然后整个人趴在侯老爷子身上,大哭了起来,
外面的侯大等人,听到屋里的哭声,便知不好,侯岳扯了一边的柳大夫进去,柳大夫看了看,摇摇头:“准备葬礼吧。”然后收拾了药箱离开了。
侯老爷子寿终了,一脸含笑的寿终,也许他的心里还有一丝牵挂,绿荷不在身边,可他已经不想表达出来了。
那英姑母一边抹着泪,一边让人将孩子们都带下去,葬礼的事情,家里早有准备,还请了司仪,于是便一步步按部就班的来。
小淘等做媳妇的,没有时间去悲伤,她和王玉娇,则要安排着家里的事,侯岳等人则要安排人一一报丧,凡此种种,琐碎无比。
如今柳城侯家,一门两爵,侯岳和侯山都有爵位在身,侯氏子弟又有多人在官场,因此,侯老爷子的葬礼注定是柳城百年来最风光的葬礼。
和尚道士,鼓乐锁呐,流水席,整个停灵期间,吊丧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朝廷礼部也下了丧表。
福儿和李昭,以及侯五叔等人是在停灵的第十八日才回的柳城。哭的跟泪人儿似的,直说自己不孝,一身医道,却没有侍侯在祖父身边。
吓的李昭在一边手忙脚乱的安慰,原来,福儿已经有孕在身,也算给侯府凭添了一抹喜气。
整整停灵了四十九日,才送老爷子的灵柩上山。
玉夫人自老爷子走后,因为悲伤过度,整个人都病怏怏的,朝华郡主放下郡主的架子,亲奉汤药,侍侯在玉夫人身边。
而侯家在官场中的子弟则通通报了丁忧。接下来,要在家守孝三年。至于分家,三兄弟商定,也得等一年的大孝过后再分。
这丧礼刚结束,就得忙着过年了。因为侯老爷子新丧,侯家今年过年的气氛就显得悲伤有余而喜庆不足。
转眼就是第二年的春天,侯岳难得迎来一段最闲适的日子。
侯孝宝陪着四叔侯山回了长安,虽然茶坊的产业算是结束了,不过,武功县的田庄还是要人照看着,再加上大茶壶,以及武王庙学堂,以及京里的一些人情来往,侯岳都交给了侯孝宝,这个家业迟早是要让儿子担起来,侯岳便早些放手,也能磨练磨练孝宝同学。
还有绿荷的事情,也一刻不能放松,只可惜,半年时间过去,仍是音讯全无,英姑母整日里唉声叹气,直说绿荷丫头怕是找不回来了,不过,侯家人没有放弃,仍四处打听。
而侯山这么快回长安,则是因为李靖的缘故,李靖这几年都是闭门在家,再加上岁数也大了,李二在琢磨着陪养个接班人,他看中的是侯君集,就让李靖教侯君集兵法,可李靖却看中了侯山,将侯山推荐给了李二,用李靖的话来说,侯君集此人只能是顺风时用,但侯山却是逆境中的大将。
而李二同学想着,这顺风逆境,两手都要抓,还两手都要硬,于是就命李靖同时教两人兵法,所以,侯山便提早回京了。
“爷爷,爷爷,好看吗?”三房的院子里,侯岳坐在那里喝茶,看书,晒太阳,小平儿一蹦一跳的走到侯岳身边,扯着他的衣摆,昂着头,晃着小脑袋,头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