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玄门秘典初起步
第(2/3)节
简单,却又是如此难得,人一出生,就进红尘,沾因果,怎么可能不看不听不想,久了必损神魂,不得长生,此是死胡同,其一不能为也。
天有阴阳交替,人有生死轮回,此乃天数,其二不可抗也。
但人又是万物之灵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何况上天有好生之德,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唯留一线生机,玄门就是因此而来,上古有大神通人士修天道,创出玄门,争这一线,数万万年来终有得道长生之人,飞升成仙,与日月同寿。
正因此,真正的玄门修道之人虽然有入世修,但终究要归于山林,于静中求道,所以入世之人极少,也非常低调。
毕竟沾染因果太多,必然劳神损魂,不得长生。
李乾本就聪慧之人,平日里道人在洞府里他也只能蛰伏,空闲的时间太多,于是参悟那些书籍,也领会不少心得。
“这公孙道人手段神通广大,简直就是神仙之辈,假如一个凡人有这么大的本事,早就聚敛亿万财富,或者掌握庞大权利,整日美食美女,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他却甘愿在这简陋的山洞里一周只出外三个时辰,平日更没有任何享受,连食物都只是一周吞吃一颗小拇指大的药丸,简直比我在李家村的生活还要清苦,果然长生不是那么好证的,非忍受得了大寂寞,吃得大苦头,才有丁点希望。”
李乾结合书籍,瞬间就能领会到公孙道人的苦修,与《玄典》开章契合,虽然和这道人是敌对,甚至有杀身之仇,但是也不得不佩服玄门中人这种精神。
“这种长生之法,就是摆在凡人面前,又有几个人能修得,听说京城的皇帝经常请太平教的道人帮他炼丹,也想求长生,我看也是落个画饼,也没见历代有哪个皇帝真的长生了,相比下来,玄门的长生法倒是更实际一点……只是这种长生法就是送到皇帝面前,哪个皇帝又会去修呢,放下大好江山,三宫美人……嘿……嘿嘿……”李乾冷笑几声。
大道三千,玄门数万万年来演化至今,也分别演化出各种大大小小不同宗门流派。
《玄典》却是诸多宗门流派唯一共通的一门法典,据说也是玄门最初的创始人天玄上人所留。
此法典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修炼之法,只讲大道,论阴阳,明心见性,至于领悟多少,却是各花入各眼,所以也不是什么无上宝典,反而是玄门中人人手一本的大路货。
虽是普通,但《玄典》之中每一句话都被玄门中人奉为金科玉律,就是无数玄门流派,无论宗派之间分歧多大,甚至是死仇,也不会对《玄典》持有怀疑。
玄门中人至今仍沿用《玄典》所传来划分玄门修士的境界。
通络,化气,辟谷,炼神(元神凝聚,可以出窍),化虚,金丹(真人,人仙小成),神丹(地仙中成),大丹,仙人(天仙大成,尸解仙)
无论天仙还是尸解仙都是证得长生的大神通人士,已经不是人间所有。
如此详细的划分,仿佛在人眼前出现金灿灿的一条登天之路,一个境界一个台阶,给人充满巨大的诱惑和幻想的希望。
光是这划分,就把那虚无缥缈的长生路活生生的拉到了跟前。
“这《玄典》果然是长生秘典,给人无限希望,这当年写典之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成了无上天仙……”
连李乾这样现实的人也不由被这《玄典》描述的成仙之路所吸引,产生神往的感觉。
这却正常,世间有多少人禁得起长生诱惑,任你风华绝代,艳冠天下,到头来也是红粉骷髅,任你一代天骄,坐拥万里江山,到头来也终将化成一抔黄土。
长生,长生!
呵,李乾仿佛有个无形的肺被挤压着,鬼体显示出一些激动的征兆。
只是玄门修道讲究性命双xiu,长生为基。
李乾却是失了本体,只留魂魄,自然没法如玄门修士一样修炼。
“我没了本体,无法吐纳行气,也只能修性不修命,什么通络,化气,辟谷,全都要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