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皇后
第(2/3)节
叁分田,其余纷纷扰扰就任其如流云般消散。顶头上司是皇帝,更需她谨言慎行、步步小心,只怕一个出格举动,便会触怒变换不定的君心。
但她毕竟日夜与皇帝共事,边察的些微变化都会被她看在眼中。从他书桌上多出的相框、变规律的上下班时间、近侍们的玩笑话语……种种细节交织在一起,嘉秘书建立起了对“那位小姐”的初步印象:她年轻、单纯,不算特别漂亮,眉山目水全长成温驯柔和的轮廓,略懂绘画,个性闭塞……无数个细节,汇聚到今日,落实在“顾双习”身上。
嘉秘书欣慰地发现,她的所有猜测都一一验证。
顾双习当然不知道,嘉秘书已对她具备一定了解。她只是询问她,能否讲解一下“皇后”的职能?
这个问题令嘉秘书略一沉吟,而后娓娓道来。先皇曾有两任皇后,元配是从小便与他指腹为婚的重臣之女,这位小姐自小便被作为“皇后”培养,熟练掌握多国语言及社交手段,与先皇成婚后,便常与他一同出席各色场合。
她才华横溢、能言善辩,尤为擅长演讲与辩论,完美切合所有人对“皇后”一角的期待:优雅而雍容、擅思而能辩,与先皇并为日月,作为模范夫妻而为人津津乐道。但在生育边察时,皇后因难产而去世,先皇就此成为了鳏夫。
但元配的去世并未令先皇悲伤太久。一年过后,他便迎娶了第二位皇后。
如果将元配比作堂皇日月,那么这位新皇后便更像是笼中鸟、掌心花,娇气而又羸弱,常年被先皇养在深宫后苑,极少公开露面。
世人只知她生得极美,又多得先皇宠爱,坊间有心人将这对夫妻的故事写作言情,极力歌颂这份至纯至真的爱情。
在众口相传中,人们都道皇帝夫妻极为恩爱,但若要问起他们对皇后的印象,他们似乎也只能给出一个评价:她是位十足的美人。
尽管大多数人从未见过这位皇后,但从她生育的边锦身上,便可窥见她的绝代风华。可除去“外貌”一项,有关她的性格、才干,人们就一概不知了。
她就像是一朵可爱可怜的永生花,被别在皇帝的衣领处,随着他招摇过市、最终被记录在史册上。
顾双习听着听着,渐渐明白:边察倾向于把她塑造成后者。
她只需作为一枚漂亮的符号,与皇帝一起出现在新闻报道、民间八卦里。她不必像“交际花”或“绝代天娇”,与皇帝一起站在镜头下、维系皇家的体面。
边察刚愎自用、极度自负,自认为他一人便能把这些面子工程建设完毕,而不需要一个同样擅长建筑颜面的妻子。
他不需要与他一同迎风受雨的嘉木,一枝攀附他而生的菟丝花更能满足他的虚荣心。
顾双习当然不是嘉木,她很有自知之明。
可一旦想到,安心做一枝菟丝花,只会叫边察通体舒畅,她便觉得不爽、不愿。如果她余生都要被掌控在边察手中,那她也很乐意露出尖刺、时不时把他扎得鲜血淋漓。
他们就是要彼此折磨着、直到各自生命的尽头……反正她的人生已经差不多被他摧毁殆尽,那他又凭什么好过?
顾双习问嘉秘书,有没有关于先皇元配的传记类读物?嘉秘书表示有的,我马上为您取来。不过片刻,那本人物传记便被交到了顾双习手上。
人物传记结合先皇元配的日记,及元配近侍、亲友的回忆录与相关访谈,由元配生前好友亲自执笔写作而成。
奇怪的是,整本传记中并不包括来自于先皇的参考资料。作为“丈夫”,他似乎不被允许参与创作这本传记,只被视为“必要人物”,而单纯地出现在“配偶”一栏中。
传记不算很厚,花上一个半小时便能从头翻到尾,末页附上一张人物肖像。先皇元配有张英气十足的脸蛋,眉目间神采飞扬,顾双习从她脸上看到许多边察的影子,原来他长相上更像母亲。只是他妈妈总是信心满满地笑着,边察却习惯沉着一张脸。
他从未见过母亲,也只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