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重回八八,为了躺赢肝技能 第111节

第(2/3)节
    燕长青也不管熊孩子们多开心,他要赶紧去看自己的酒厂去。

    秋收过去,又能收到不少高粱,酒厂生产起来完全没了原料压力,而且秋天也是生产的好时间,等到冬天温度低,粮食发酵的时间就需要的长点,酿酒的周期自然也要跟着变长。

    医术技能恐怕要放缓点了,就算自己开诊所也一样,除非自己开家小医院,找几个专业医生,做到能治疗一些重大点的疾病,不然想快速提升医术,暂时也没什么好办法。

    但是酿酒不受什么限制,只要愿意,可以一直提升。

    那就先提升酿酒。

    ……

    这几天酒厂收粮食的地方是最忙碌的。

    燕长青临走的时候,安排了个人去了东边的省道边上——为了方便人们通过,他还让人又把那座小木桥大修了一遍。

    在省道路边立个收购高粱的大牌子,等着有人问就给人介绍,进了这条路走上十来里,过了一条小河,里边有个酒厂,收高粱。

    价格比市场价高三厘,一袋大概能多给三毛钱左右。

    重点是酒厂是本地人的,就是旁边村里的人,收高粱不是为了贩卖,是酒厂自己用的。

    重点的重点是,不坑人不欠账,给现钱。

    这种条件,怎么说呢,放到以后和商家们搞的五花八门的活动比起来,简直毫无吸引力。

    但是这年头,却能让周围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外的人,都拉着高粱来卖。

    这年头粮食买卖还没有大规模开放,而农民们买卖粮食可选的地点很少。

    关键的是,现如今有个很厉害的词,叫做“打白条”。

    农民急需要用钱,只能卖地里产出的东西,可是收购这些东西的地点又没给人太多选择,去了人家告诉你,现在没钱,先给你打个条子吧!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买的都是贵的,卖的都是贱的,要的都是现的,给的却是欠的。”

    问题甚至严重到了,有某地方的农民,愤怒之下,放火烧了自己照顾一个夏天收获来的棉花……

    真的别小看这一张白条,就是这张白条,促使了四年后的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

    然而即使如此,到了九八的那一年,问题还没彻底解决,不但连九一之前的亏损挂账没消化,还又新增了挂账一千亿。

    直到又过了六年的零四年,农发行的行长才敢说了一句:“多年来困扰各级正府和广大农民的‘打白条’问题已成为历史。”

    ……

    所以燕长青带着大黄大黑来到酒厂的时候,就看到了熙熙攘攘的拉着高粱来卖的农民。

    很多人还你争我抢的想要占个先,看着场面相当火爆,有的甚至为了个位置都开始争执起来。

    他们这是怕来的人太多,等下酒厂钱花光,不收购了。

    有这些担心的都是东面来的人,西边周围的村子不担心卖不掉,不和他们挤。

    以至于负责收粮食的,燕长青的舅舅李秀敬不得不一直大声喊着:“有钱,我们有钱,拉来的都能收,都给现钱……”

    以前收高粱都是断断续续地,没想到现在秋收完,场面能这么火爆,酒厂这里的人都是连生意都不去做的,一时间都有些控制不住场面了。

    燕长青一过来,他们就找到了靠山似的,一个小丫头飞速地跑过来求助。

    这事儿其实也简单。

    燕长青问道:“酒厂这边收粮食的钱还有多少?”

    “你留的多,还有两三万吧!”小丫头说完又加了一句。“表弟你可真有钱。”

    这小丫头是燕长青表姐李梅,正上初中,现在放假了来帮她爸爸,燕长青的舅舅算账的。

    燕长青看了看来的人,人是不少,不过都是板车,上面少的两三袋,多的也就七八袋的样子。

    问题不大,他对着小丫头说道:“小梅姐你去里面,把钱都拿出来。”

    说着话又从自己背包里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