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第(2/3)节
桂道:“寻寻应该已经发现了,只是没有说出来。”
“唉,咱们的事情,到时候要是连累这个孩子就不好了。”
“她也没有参与我们的行动,到时候我有办法让她不受我们的影响。”李玉桂说道。
张明采:“你心里有数就行。”
两个人在这边说话,另一边,老太太在看那个地下室的门,她研究了一会儿,对这边的两个人说道:“这个门,你走的时候,确定关好了吗?”
李玉桂这才走了过去:“我每天都要检查。”
“那这个门不可能从里面打开。”
这不是那种智能锁,也不是密码锁,它是那种最原始的插销式锁,从外面插上。
李玉桂再一次打开了地下室,把那门立起来研究。
俩中年妇女一老太太就围着那门琢磨。
“我进去试试,你们从外面锁上,我看一下能不能靠震动把它打开。”张明采一边说着一边往下走。
李玉桂给了她一个手电筒:“里面没有灯,小心一点,不要摔了。”
张明采点头,她往下走时,将手电筒照向了另一边的人,对方还在昏睡,还没有醒过来。
等她下去,李玉桂确定她的头不会碰到上面的门,这才关上了门。
李玉桂拔过插销,那插销是一个长方体形状,有一定的厚度。
里面的人开始一下一下的震动门,插销纹丝不动。
对方又改了一种振动模式,插销依旧纹丝不动。
这种物理方式的锁门,虽然看上去很笨,不智能,可也确实从里面打不开。
三个人折腾了十几分钟,最后还是放弃了,李玉桂打开了门,也有些怀疑自我了:“难道我真的忘了关门?”
张明采摇头:“也有一种可能,这个门能够从里面开。”
她刚才被关在里面,就在想这个问题。
人都是有一些深层次的恐惧,能够设计这种地下室的人,实际上是对外界有恐惧,而这样的人在地下室里面又会生出新的恐惧,那就是有一天自己被关进来了怎么办?
她刚才除了在里面震动,也在里面摸索,看看能不能从里面打开。
里面太黑了,她没有找到打开方式,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
三个人又把门打开,开始一寸一寸地观察起来。
这个门并不小,再加上这个门上本来就是有纹路的,找起来很费劲,只能一寸一寸地查看。
老人家很快就说道:“这里!”
原来是靠近插销的那个位置有一个很不显眼的暗板。
张明采抠开了暗板,只见里面是通着的,从这里,能够慢慢地挪开插销。
这是一个非常隐蔽的装置。
尤其是在黑暗的地下室里面,靠摸是很难摸出来的,更不要说里面并不是说有个按钮之类的东西,它需要有人用手抵住金属插销,一点一点得把它挪开。
普通人能够做到这两点几乎不可能。
三个人一下子沉默了。
在场的三个人信息是流通的。
她们都是当年的受害者家属。
当年的事情对于她们来说,是一辈子走不出来的阴影,这些年她们都在找凶手,可这就是大海捞针,凶手像是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过。
最开始的几年,受害者家属们几乎每个月都要联系,她们很少聚会,很少见面,可依旧会保持联系,那个时候她们还会想着凶手找到了。
十年过去了……
十五年过去了……
没有人相信还能找到凶手,也许凶手早就死了,也许最后一个案子后,他就死了,要不然怎么解释,在最后一个案子后就再也没有犯案了。
她们这些受害者家属也很少再联系了,她们回到了人群中,努力过正常人生活,只是在新闻上看到某个连环杀人案侦破时会有一瞬间的晃神。
张明采后来一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