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849节
第(2/3)节
一下。先让他用自己的关系联系棉商收了这里的棉花,再抄了他的家,但杀他浪费,派去挖运河吧。”
“是!”
乡野村头这种小事,既不需要朱厚照也不需要王阳明。
不过以小见大,朱厚照实际上是把着眼点放在了定法度上,“江南的经济作物是商业中的一环,必然乱不得。你以为颁布一个量身定做的法条如何?”
这是问的王阳明,此时他们已经回到了马车上。
“回皇上,出现这种事是臣失职,并非朝廷法度不严。”
“朕不是追究过失,下来看了以后发现水系畅通、村落有序,就知道江南百姓的生计没有多难,否则哪里来的那么多砖头房?朝廷的法度呢,是有,不过没有专门针对此事,我以为必得特别强调,他们才知朝廷重视,量刑再重些,将行商守法的观念宣扬出去。如此,应该会有成效。”
“谢皇上不罚之恩,微臣惭愧,这些事本该微臣来做。”
朱厚照笑了笑,“没事,说实在话,相比于读奏疏朕也喜欢这样。”
刚刚其实还有一幕,就是往里走的时候,隐约听见有朗朗读书之声。
在现在这种生产力之下,一个村子的村民到了冬天能有厚衣蔽体,有砖房居住,有土地耕种,还有能读书的孩子,还想怎么样?总不至于现在就要物质极大丰富吧。
“皇上护民爱民,宗社幸甚,百姓幸甚。”
这种话朱厚照耳朵都听得起茧子了,他也没什么反应,只是看着外面的景色说:“这个法条朕陪你看一看想一想,但这不是几天就能定下的事,你要仔细考察,多方听取意见,然后完善它。百姓很脆弱,一旦有所失策,代价就大了。”
王守仁心中感动,“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竭尽所能。”
农业方面的治水现在来看应当还是不错的,如果再行法度规范商业发展,朱厚照相信当前的繁荣就不会是终点。
当晚,他们留宿在了县城里。
县城不大,但是安静祥和,商铺林立,完全没有凋零之象,尤其还有猪肉摊,他在这看了好一会儿呢。
这让他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说实在话派兵收拾一下周边的弱国容易,皇权在手,调动力量有什么不会的,真正难的其实做到他看到的这一步。
看到这样的场景他甚至有些惊讶,便问王守仁:“如何做到的?”
王守仁说:“恕微臣冒犯,陛下说的市场、货币在微臣看来是有些玄乎的词语,不管市场如何,民总是以食为天,百姓需要消耗多少粮食与肉类是个定数。所以唯有想方设法鼓励饲养。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陛下放心,盛世之下,也有盛世之实。”
朱厚照心有感触,“我们在外面多看几日吧,不急着回去。”
第九百四十七章姑娘
砰,砰。
房门门口,王守仁带着徐阶等几人都老实候着,尤址正在敲门,并轻轻换了一句,“老爷?天大亮了。”
本来众人预防着房间里面的人要说话,心情都收拾了一下,但是……过了一会儿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尤址露出一个狐疑的眼神,随后语气更加谄媚了两分,“老爷?!”
王守仁提抬了抬眼皮,好像不对劲。
众人想到一个恐怖的可能,于是全都冷静不了,尤址直接推门就进了,“老……空的?!”
徐阶和王守仁脸色刷一下就白了。
“出去了?”
“没看到啊!”
“你们怎么看得人!”
“完了,完了。”
“别吵了,赶紧分头去找!”
床铺上得棉被被掀开了,但到处不见皇帝人影,房间里一下就乱了,也分不清是谁在说着什么,好在是王守仁当机立断,要所有人都出去寻。
说起来,这家临河而建的客栈后面有一个七八层石阶,这是江南建筑常有的特色,大多数人家还会停放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