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大明嫡长子 第118节

第(2/3)节
大明,三十年无忧矣。”

    其实三十年只是个概数,毕竟弘治皇帝还在呢。

    这里只有王越有一番淡淡的忧伤,“可惜我王越已是暮年,天若假我二十年之寿,我必定为殿下靖平北境,创下不朽的功业!”

    刘健心说你还是算了吧,

    以你那性格,你要是年轻二十岁,也落不得好处。

    倒是他不一样。

    他先前的计划都已经慢慢在实现了。

    他与太子是配合得起来的。

    “不多言了,快些商议好这些条陈吧。看时间,马上就过了亥时了。”

    ……

    ……

    第二日上午,

    太子以监国的名义,在奉天殿早朝。他的位置是在龙椅边上,但一样可以俯视群臣。

    “孤遵从父皇旨意,列为监国,幸赐英贤为孤之辅。闻之,京师为天下之根本,京营为京师之根本!岂能不加操练,以备不测?!今,以东宫太子之令,命因营造之名被派出的京中各营,立即回京待命!一应工程事务全部停止!但有阻挠者,立斩不赦!内阁、六部及大理寺、通政使司、督察院并商之实施方略一并附后,务使遵照执行!不得有误!”

    这道旨意真的在早朝宣布的时候那真叫荡气回肠!

    因为谁也没有想过,太子真的有胆魄做出这样的事!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虽然和万岁还差了一点。但重点在于喊出来的那气势!

    而朱厚照也更加真切的有了一种“掌天下之权”的感觉。

    之后,旨意在《明报》上同步刊印。

    消息一出,满京师的惊呼之声,

    尤其现在还是会试之前,京师里什么陕西馆、江西馆、福建馆聚满了来科举的士子。

    他们奔走相告,大力赞扬太子的善政!

    在京的官员,进了衙门也大多议论此事,而风向自然是给太子竖起大拇指。

    在京师的士子当中,

    有一个叫唐寅的最为出名,他也是应天府的解元。因为江南文胜,胜于北方,能在那个地方拿解元,基本上中个进士还是问题不大的。

    所以别人都在紧张备考的时候,唐寅和他刚认识的好朋友徐经忙着驰骋于都市。

    入京后不久即听闻了东宫太子的种种事迹,今日又有这样一份畅快人心的明发旨意,唐寅忍不住胸中之畅怀,直接泼墨挥毫,一篇盛赞太子的雄文即出。

    这个人有个性,一般人有了文章,你自己收着或者叫一两好友评论评论也就算了,他不。他到了京师之后听闻有一个叫《明报》的东西,因为记载了很多有趣的信息,所以京师里不少人在购买。

    他也翻过,但留下一句‘如此文章也敢卖钱’的狂妄之语。

    紧接着,今天他就拿着自己的文章到《明报》的总馆的所在地,

    “江南举子唐寅今日特来拜馆!请《明报》总编辑张成用一见!”

    倒不是他唐寅狂妄,他这个名字在京师之中还真有几分名气。去年年初,詹事府冼马梁储被派往应天府主持乡试。

    碰到了这个唐寅,留下一句:士固有若是棋者耶?解元在是矣!

    意思就是,这么个有才的人,解元一定是他了。

    回京之后,梁储也在和众多老友的洽谈中谈论这个人,说此人是大才!

    因而唐寅是有些名声的。

    张成用自然也是听说过这个名字,所以一个未来的进士上门拜见,正常人会怎么做?

    开门迎客呗!

    所以张成用备好茶水,以贵客之礼接待了唐寅。

    “唐兄之名,在下在你还未来京师之时便已经听说,将来两榜之中必有唐兄。所以……说实话,在下还真想不到,唐兄为何今日要找上在下?”

    “张总编辑,唐某此来乃是送你一篇文章!”

    “喔?”张成用目光之中神采连连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