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大明嫡长子 第103节

第(3/3)节
此行事的确会给人借口。就为了……银子?”

    “为了整军。”

    韩子仁眼睛一亮,“殿下,奇人也!”

    山东的事了得差不多,

    当初的专办官员,户部尚书周经也启程回京。

    谢迁早就回去了。

    此外,詹事府詹事吴宽、吏部左侍郎韩文也都前后抵达京城。

    吴老先生离开了京城几个月,心中始终‘惦记’着东宫太子,他走的时候就知道东宫不知要搞出什么事情来,

    但纵使做好了心里准备,真到京城时还是吓了一大跳,

    张天瑞升了左谕德,把书院办得风生水起,那个他昔日看好的王鏊天天讲学,明里暗里的说着圣人之书不足以办事的道理,

    还有一事,令他心脏都要骤停了,便是太子把鞑靼人给得罪的死死的!

    这是要干什么?!

    早前他就和王鏊说过,当今太子是智足拒谏,文足饰非的人!将来必有新、怪之法,但他没想过会来的这么迅猛!

    ……

    ……

    这个时候朱厚照正在和刘瑾所奏之事。

    “大同的事,小办则不如不办,否则虎头蛇尾,想必不是殿下的心意;但大办……则边关不稳,值此之时也非明智之举。因而,奴婢以为大同……适宜缓办……”

    “缓办……?缓到小王子准备好了,缓到明年、后年他寇边的时候办?”朱厚照笑着质问。

    刘瑾顿时哑了,“这……奴婢愚钝,猜不透殿下的心思。”

    “其实也没什么,你想想之前王华说的话就明白了,前些年,小王子一直在收拾内部,眼下刚刚好。所以想必他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做准备,瞧眼前就明白了,他派如此大规模的使团,所为何事?”

    壮大实力罢了。

    明朝也没有不堪一击到那种程度。他若兴兵,规模小了无所谓,大规模怎么也要做做准备吧?

    “不过也不能不防范他们做出危险的举动。我已请父皇下旨,传谕边关各镇,要他们加强防范,严密监视鞑靼人的异常行动。但……其实以小王子这种人的心态,咱们做得越过分,他越不会有所行动。”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