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第168节

第(2/3)节
天下之害。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利,什么是害。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再小的害都不可为之,再小的利都应当争取,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天下的一部分,我们的改变,将会带来新的改变。”

    墨丘很是认真的说道。

    这番话语显得有些深奥,但并不算很难理解。

    年少的墨者想了想,恍然大悟道:“竟是如此,原来如此!”

    直到这个时候,他方才明白什么叫做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这个口号的背后,潜藏着墨者一直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墨丘点了点头,继续道:“很多人将墨者称为侠客,我其实是不太赞同这个称呼的。什么叫做侠?侠要做什么?该做什么?怎么才是?

    侠是跨越律法,去维护公序良俗的人。

    也就是俗称伸张正义,洗刷冤屈,顺民心而无法纪之徒,实非我之所喜。”

    “啊?”

    说起这个,年轻的墨者目光便不由得变得有些古怪起来,这世上还有人能比巨子更“目无法纪”么?

    不会有哪国的律法上写着国民可以当众宰了皇帝吧!

    做为一个弑帝之人,难道不是最大的跨越律法,挑战权威?被称作侠客似乎也理所应当啊!

    “墨者与侠客,并不一样。墨者以墨家十义为根基,遵循十义的,就应和它;违背十义的,就反对它。而侠客不同,他们以公序良俗去行侠仗义,你可知这其中不同之处具体在何处啊?”墨丘问道。

    “啊?”

    年少的墨者抓耳挠腮,有种在私塾之中突然被教书先生抽查的错觉——关键是他还答不上来。

    墨丘并未为难他,极为认真且笃定的说道:“因为公序良俗是会变的,而墨家十义不会。”

    此言一出,诸位墨者纷纷侧目。

    尽是感受到了巨子那无可媲美的信念和一往无前的决心。

    “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公序良俗是个什么东西?便是如今,百里不同俗之地也处处可见。在一处地方极端兴盛的公序良俗,在另一地说不定就会显得大逆不道。

    既然如此,公序良俗又如何能够作为丈量天下的尺?

    以此尺出刀,刀又如何锋锐难挡?”

    墨丘想到了在顾家小院之中,顾担曾与他说过的话。

    文人有尺,武者有刀。

    尺要有度,刀当有鞘。

    墨家十义,便是他为尘世所准备的尺与刀,度与鞘。

    难道他不知道兼爱、非攻想要达到的难度以此时来看根本就是一个望不见尽头的不归路吗?

    不,墨丘比任何一个人看的都更加明白。

    正是因为兼爱、非攻之言遥不可及,却又直指终极,所以才需要其作为衡量人间道义的尺。

    此尺足以度量万世!

    公序良俗可以改变,律法和道德亦能‘时过境迁’,可墨家十义不会。

    无论是大月也好,大日也罢……千百年后,当全新的国度之中,有后人再次看到墨家十义,仍可以此十义出刀!

    不求一世之易,吾争万世之心。

    他的国不是大月,更不是皇帝,而是在同一片天空之下,生存栖息的千千万万个百姓。

    “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年少的墨者抚掌大笑,只觉得心中的疑惑被扫清了许多,以往很多懵懵懂懂的念头都变得清明起来。

    巨子不是墨者的,而是世人的。

    此等胸怀,天下何人可及之?!

    第182章大水潦潦,逆流而上

    不远处正向着此地走来的黄朝听到其高谈阔论之声,脸色不由得一黑。

    都什么时候了,还搁这儿讲道理呢?

    再晚点四国联军都要打上门来了!

    “我说,你的那位朋友什么时候过来?如今退守豫州,人手已是不足。只能想办法从宗师层面进行找补,如此尚可威胁一番。他
第(2/3)节
推荐书籍: